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代技术条件下,ArtDeco发展出了新的表达形式,本文分析了传统ArtDeco建筑的三大精髓,深入探讨了ArtDeco的装饰和符号象征的内容,从装饰和符号两个方面对当代的ArtDeco建筑形式特征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社会的建筑现实中,本文重提建筑的典雅性思考,并阐述其现实必要性,以葫芦岛昱榕酒店创作作为诠释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高档酒店对建筑声学要求较高,且内容多而复杂.针对高档酒店在建声设计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从隔声设计、机电设备隔振设计、室内音质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对声学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可供酒店声学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4.
开埠城市的近代规划与建筑是城市文脉的重要构成,具有重要的遗产价值和不可忽视的现世作用。梳理旅顺近代城市化历程,解析太阳沟街区初始规划的空间形态与功能布局,为太阳沟街区的近代城市遗产保护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本文探讨建筑学专业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通过梳理并优化课程目标、思政元素、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举措,构建德育与智育并举的建筑史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为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引发建筑设计领域的变革,并使之走向生命与数字时代,数字设计与数控制造、建筑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结合将推动教育的革新。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建筑师更加关注传统哲学精神中的禅宗、儒家和道家思想。本文阐述90年代至今中国的传统哲学精神在台湾现代建筑创作中渗透的观念和实践,并从中和精神、天人合一、空无虚静三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地域性研究与实践的回顾与展望、建筑有机性与地域性的比较思考,提出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核心为场地体验与场所塑造,终极目标是走向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祝培生  王时原  郭飞 《华中建筑》2012,(11):164-166
建筑构造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参观建筑工地的现场教学一直是较为有效的辅助方法。但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在建工地,也有安全性、经济性以及教学进度与在建工地进程的协调性等问题。建立一个建筑材料与构造模型教学展示中心,将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造模型展示出来,应用于构造教学,可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国家推出"街区制"住区政策以来,路网的变革导致开放住区交通噪声问题加剧,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开放住区临街界面布置公共建筑是改善声环境的有效措施之一,贴线率影响措施成效.利用噪声模拟软件建立典型开放住区模型,获取不同贴线率下,水平活动空间与住宅建筑立面声压级的变化,研究开放住区临街界面贴线率的降噪实效,得出结论:从设计准则和声环境优化的双重角度出发,贴线率大于等于75%的降噪实效最佳.此研究可为开放住区临街界面规划提供定量性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