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烯分离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维 《乙烯工业》2004,16(3):40-43
从技术先进性、能耗、流程复杂性和运行稳定性等诸多方面对占据乙烯市场的三大分离技术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用户在选择分离技术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把握重点,选择出适合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分离次序的考虑原则。分析了3种前脱丙烷技术-Stone&Webster公司的ARS技术、KBR公司的ALCET和中石化的LECT技术特点,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说明。  相似文献   
3.
学科软实力的研究对于新时期大学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全新的课题,而科学合理地评价重点学科软实力是学科软实力建设的前提.本文以软实力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学科软实力的内涵、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构建重点学科软实力的评价模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王振维 《乙烯工业》2001,13(1):44-45,F004
结合大庆乙烯装置介绍了KBR的前脱丙烷分离流程,该流程采用四段压缩和前脱丙烷工艺,乙烯塔采用热泵技术使能耗降低,具有流程简单、投资低和操作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热泵在乙烯裂解装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振维  杨春生 《石油化工》2001,30(8):645-650
热泵是一种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并在高温下放出热量的装置 ,其节能效果显著。随着人们对节能的追求 ,各国都加强了对热泵技术的研究。现在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造纸、医药等工业领域[1] 。在乙烯方面 ,降低能耗是减少成本的重要一环 ,各专利商都非常重视热泵在乙烯装置中的应用。近年来 ,带有热泵技术的乙烯装置在世界各地相继建成投产 ,并取得满意的效果。应用热泵技术的前脱丙烷前加氢和前脱乙烷前加氢技术与传统的顺序分离技术相比有很大的竞争力。本文结合工业装置和文献资料对热泵在乙烯装置中的应用进行讨论。1 热泵在乙烯…  相似文献   
6.
吴兴松  王振维 《化工进展》2002,21(10):763-765
针对传统乙烯装置深冷分离系统存在能耗高,乙烯损失大的缺点,提出了新的深冷分离流程,增加了碳三和碳二洗涤塔,起到了降低能耗,减少乙烯损失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低能耗乙烯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鹏  赵百仁  王振维  陈海 《乙烯工业》2012,24(4):11-15,1
选用乙烷、丙烷、液化石油气(LPG)、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等5种有代表性裂解原料的裂解气,对低能耗乙烯分离技术(LECT)前脱丙烷前加氢流程中的急冷、压缩到两个前脱丙烷塔,逐一进行模拟计算和研究。结果表明:裂解气中的C3’s越少,进入脱丙烷系统的汽油量越大,前脱丙烷高压塔的釜温越高;釜液中汽油比例越高则低压塔釜温也越高;裂解气中的汽油组分提前分出对控制前脱丙烷塔的釜温是有益的。前脱丙烷前加氢流程适应于以LPG、石脑油和加氢裂化尾油等重质原料为主的乙烯装置。  相似文献   
8.
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固定阀具有流线型阀体结构,应用空气-水二氧化碳系统,在直径为600 mm的有机玻璃塔内,对新型固定阀塔板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固定阀塔板无论是在压降、漏液还是雾沫夹带方面均优于普通固定阀塔板及F1浮阀塔板,且传质效率较高,在大的液流强度下,优势更为明显,是一种综合性能较高的塔板型式,用于乙烯急冷塔等场合将更有益于降低压降,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
茂名30万t/a乙烯装置采用了前脱丙烷,前加氢,ARS及乙烯机开式热泵等节能工艺,使装置总能耗降低。  相似文献   
10.
低能耗乙烯分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维  王子宗 《石油化工》2002,31(6):464-467
开发出了新的乙烯分离技术———低能耗分离技术。该技术采用了分配分离、开式热泵等技术降低能耗 ,适用于液体裂解原料 ,其具有能耗低、流程简单、投资省的特点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