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7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特点,综述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研究了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分别与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的水溶液自由基共聚合反应。采用膨胀计法测定共聚反应速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的提高,共聚反应速率增大。建立DMDAAC与A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0.690 2[M]1.336e^-8 244/T,测得该共聚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8.54 kJ/mol;DMDAAC和HEA共聚反应的动力学关系式为RP∝[I]1.089 0[M]0.833e^-12 255/T,该共聚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101.89 kJ/mol。  相似文献   
3.
4.
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详细评述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性能的改善与应用领域,并展望了导电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醇对维尼纶纤维增强水泥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少量聚乙烯醇加到水泥基体中,能够进一步改善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维尼纶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6.
AM/SA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Span80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乳化剂,白油为连续介质,高活性过氧化二碳酸(2-乙基已基)酯(EHP)为引发剂,进行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AM/SA)反相微乳液共聚合反应。研究了单体总浓度[M],引发剂浓度[I],乳化剂浓度[E]对AM/SA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Rp和共聚物分子量M^-v的影响规律,得到Rp∞[M]^m[I]^0.65[E]^0.34,M^-v∞[M]^n[I]^-0.30[E]^-1.08,其中当[M]=3.21mol/L-6.42mol/L时,m=2.34,n=0.68,当[M]=1.28mol/L-3.33mol/L时,m=1.61,n=0.58,比较了不同单体浓度范围内AM/SA反相微乳液聚合速率。  相似文献   
7.
抗菌材料在各个应用领域的广泛使用,有效地保障着公众的身体健康.然而,在抗菌材料合成过程中要使用大量有机溶剂,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合成抗菌剂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而且残留的有机溶剂也会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因此,新型抗菌剂的开发及复合抗菌剂的合成方法和路线的改进是抗菌材料专家们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首先介绍了新型抗菌材料——石墨烯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随后结合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特性,阐述了其在抗菌、药物控释、生物传感、组织工程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非织造布技术及设备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发展双组分及复合非织造布技术及设备具有良好的前号。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纺丝箱体加热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及加热形式的种类,并对各种加热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突破了水平叠加和叠后时间偏移等传统处理方法应用条件的限制,对陡倾角及速度横向剧烈变化的复杂构造地区其成像具有明显效果。通过对85—79.5和98-WX1两条测线的叠前深度偏移结果分析,认为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解决高陡复杂构造成像上效果显著,在江汉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要获得好的叠前深度偏移效果,必须做好有目标的采集方案设计,严格施工,精细目标处理,同时要紧密结合钻井和测井资料求取速度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才能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