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研究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短柱(强轴)的偏心受压性能,设计了6个试件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不同试件的主要变化参数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偏心率。通过试验获得了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荷载-挠度曲线、荷载-应变曲线,采用国外相关规范的计算方法对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短柱(强轴)的偏心受压承载力进行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根据规范ANSI/AISC 360-10计算的型钢部分包裹再生混凝土短柱(强轴)的偏心受压承载力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设计1根普通混凝土梁和3根再生橡胶混凝土梁,以橡胶的掺入数量大小为试验参数,研究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普通混凝土梁和再生橡胶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不同和共性点,以及加入不同橡胶颗粒量大小的再生橡胶混凝土梁受弯力学性能的不同之处,着重研究了再生橡胶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力和承受挠度大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构件受弯过程中,再生橡胶混凝土梁受弯产生的现象同普通混凝土梁大体上一致,四组构件在试验过程中都进行了弹性、开裂、屈服和构件破坏四个过程。对于再生橡胶混凝土梁橡胶粉掺入量的部分增大,其极限弯矩会不断降低,而挠度却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3.
直接基于位移的钢框架结构抗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实际,将钢框架结构性能划分为正常使用、生命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并用层间位移角限值予以量化;以框架侧移曲线为基础,将多自由度体系转化为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导出了相应等效参数,并根据其性能水平确定出结构的目标位移。在此基础上,对五层两跨平面钢框架进行了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分析表明:本文指出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简便高效、结果精确,能够控制结构在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作用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4个型钢部分包裹混凝土试件进行推出试验,分析了界面埋置长度、混凝土强度对其黏结性能的影响,得出其黏结-滑移曲线,研究结果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指出拱式转换层结构是一种新型转换层结构形式,通过算例分析比较,探讨了转换层设置位置对该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转换层位置逐渐上移时,结构周期及振型仅有一些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新型转换层结构形式—拱式转换层结构,并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转换层、下刚度比对该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相关结论,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