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排爆机器人机械手静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建立了一种排爆机器人六自由度机械手的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机械手的静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得出了机械手大臂和小臂等重要部件的应力、应变图。不仅证明了机械结构的可行性,也为相关数据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在线监测一体化水平低、缺乏统一的监测平台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一体化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的在线监测系统.该设计以构建一体化监测平台为核心,对动车组各车厢多部位的辅助供电电源的运行工况进行统一在线监测,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及时发现系统故障和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3.
交联-羧甲基红薯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氯乙酸作羧甲基化试剂,合成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淀粉。确定了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红薯淀粉合成工艺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4 h,配料比m(淀粉)∶m(氯乙酸):m(NaOH)=1∶0.48∶0.44。交联-羧甲基复合变性红薯淀粉的粘度增大,糊化温度降低、糊化时间缩短、糊透明度得到改善。红外光谱分析证实在淀粉中引入了羧甲基。  相似文献   
4.
严寒地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地区位于中国严寒气候区,冬季采暖期长达6个月,但该地区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高达5.4×109~6.2×109 J/m2·a,为太阳能热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太阳能日辐射强度利用价值高的时段,如何选择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集热元器件并构筑高集热效率的太阳能热水系统,将直接影响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效果。本研究旨在结合乌鲁木齐冬季供暖的实际情况构筑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采用实验方法对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乌鲁木齐地区冬季供暖期,室外气象条件(太阳辐射强度、室外干球温度、风速等参数)、集热器进出水温度、室内供回水温度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得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在冬季的运行控制方式,研究结果为乌鲁木齐地区太阳能地板辐射供暖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特高压直流系统分层接入后,受端电压等级不等的两电网存在耦合关系,对换相失败预测提出更高要求,常规直流系统配置的换相失败预测功能难以满足要求。在详细介绍常规特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预测控制策略的基础上,以昭沂直流受端沂南站为例,提出换相失败预测控制模块改进策略,并通过仿真验证所提换相失败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直流功率回降是为保护直流设备安全运行或维持系统稳定而将功率降至安全运行范围内的一种措施,引起直流功率回降问题的因素有多种,介绍±8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引发功率回降的因素、相应的动作原理及动作后果,分析控保系统功率回降的实现方法,提出在发生功率回降的情况时及正常运行情况防止功率回降误操作的注意事项,为换流站运行维护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搭建实验台对不同的户用调节阀进行测试,确定户用调节阀的各项参数指标并汇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参数指标在户用调节阀调节性评价中所占的权重,确定调节性高阶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计算出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并进行单层次一致性分析,通过多次调整判断矩阵使其满足单层次一致性,最后确定调节阀各参数指标的权重因子。通过测试数据和参数指标权重因子对各户用调节阀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得到户用调节阀水力平衡调节评价结果,提高了户用调节阀水力平衡调节评价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131102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地压危险性大、安全风险高等问题,在分析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及发生判据基础上,提出通过静载、动载卸压方式进行冲击地压防控,并进行工程应用。具体通过巷道底板大直径钻孔、巷帮大直径钻孔及巷帮爆破方式实现静载卸压;通过深孔爆破实现顶板坚硬砂岩预裂方式进行动载卸压。降低采空区顶板悬空面积及垮落时应力显现程度;依据131102综放工作面现场开采条件,对采取的冲击地压防控措施进行详细分析。工程应用后,131102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明显降低,现场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对仿鱼形水下机器人进行了设计开发和研究,通过研究鱼类推进原理及现有的水下推进装置,研发出一种新型、高效、无噪音的推进装置;利用CFX对仿鱼形水下机器人外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和后处理,得到了机器人壳体表面压强云图,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为实物生产提供了可靠依据。之后进行下水试验,证实了前期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