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锅炉清洗剂     
对盐酸、氢氟酸、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四种锅炉常用化学清洗剂的清洗原理、特点、使用范围,以及配套助剂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对四种清洗剂的清洗工艺及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介绍,可在锅炉清洗时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化学原位一步还原法制得纳米铂修饰玻碳电极,并测试比较了其在酸性介质和碱性介质中对乙二醇氧化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相比铂片电极,纳米铂修饰玻碳电极对乙二醇表现出更好的电催化性能,且该修饰电极在碱性介质中对乙二醇的催化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报导了过氧化氢—LP-1复合型钝化剂在火电厂新建125MW机组锅炉酸洗中的应用工艺和结果,并讨论了部分组份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该工艺完全能满足现代大型锅炉化学清洗中的钝化要求,生成的钝化膜致密、耐蚀性能良好,实现了钝化液的无毒排放  相似文献   
4.
钢铁表面氧化锆转化膜的电化学性能及成膜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环境友好型表面膜技术,采用浸渍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具有一定耐蚀性能的氧化锆转化膜。用极化曲线研究了转化液主剂Zr^4+浓度和pH值对膜层耐蚀性能的影响,并优化了成膜条件;采用电位一时间曲线研究了NO3^-浓度对成膜过程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开路电位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转化膜的形貌、化学成...  相似文献   
5.
杨欣  杨昌柱  濮文虹 《应用化工》2006,35(2):157-159
对竖井管式絮凝反应器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发现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25~45 mg/L时,对城市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5%左右,总磷去除率达55%~70%,浊度去除率达85%左右。运行时借助于水位落差和水力学作用,可以不需要其他搅拌设备,耗能少,占地小,有较强的推广价值。适合对城市污水的预处理,也适合于与生物法相结合,提高脱磷效果。  相似文献   
6.
好氧颗粒污泥活性恢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常因意外事故而需停运这一现象,对停运闲置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进行了恢复活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长达1个多月的停运闲置后好氧颗粒污泥的外部特征仍基本保持完好,但在整个恢复期间,其物理特征变化较大;经过1—2周的恢复性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基本恢复正常;而且在完全好氧的条件下,好氧颗粒污泥系统不仅能够保证对有机物的良好去除效果,同时还实现了同步脱氮除磷。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油田稠油污水乳化严重、油水密度差小等的特点,认为高效净水剂的研制和开发是稠油污水处理的关键。通过实验筛选研制出具有高效净水作用的药剂,结果表明:当凝聚剂XZ-1投加量为125-150mg/l,助沉剂XZ-2为60-80mg/l,助凝剂XZ-3为4—6mg/l,使处理后的滤前水油含量≤10mg/l、悬浮物≤8mg/l,COD≤120mg/l。现场试验验证了高效净水剂性能优良,能够满足新疆油田稠油污水处理达标回注回用及排放。  相似文献   
8.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中的工艺选择,将决策支持系统引入污水处理领域,以处理工艺对污水中相应污染物的去除率为主要分析依据,提出了污水处理工艺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框架,并构建出基于模型库、数据库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决策系统。用户可通过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根据进出水水质状况,确定最终满足需要的污水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h时,膜通量分别为13 9 L·(m2·h)-1、16 7 L·(m2·h)-1 、20 8 L·(m2·h)-1三种情况下,系统对 COD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90%以上,且出水中均未检测到SS。试验过程中,污泥浓度稳步上升,后期达到7500 mg·L-1。在若干冲击负荷下检测的出水COD均在 20 mg·L-1左右,SS均为 0。说明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和传统膜生物反应器一样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且在冲击负荷下出水SS也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蠕虫实现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污泥减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自生动态膜生物反应器与生态调控技术相结合,以达到减少污泥产量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有蠕虫存在的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一直维持在4000mg/L左右,不仅实现了剩余污泥的零排放,而且改善了其沉降性能,同时膜污染也得到了有效缓解,其清洗周期由原来的4~5d延长至1个月左右,保证了出水水质的稳定性;蠕虫的存在对COD、NH3-N的去除没有明显的影响,但不利于对TP的去除,且浊度的去除也受蠕虫密度的影响。当温度、pH等条件适宜时,影响蠕虫生长的主要因素有溶解氧、反应器内部结构、污泥浓度等,其中溶解氧是影响蠕虫生长与繁殖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