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就供电企业当前开展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引用可靠性理论,定性和定量地分析电气设备的可靠性,从而有目的、有方向地指导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  相似文献   
2.
目前,电网企业在大张旗鼓地开展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同时,并未考虑到未来网络与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问题。尽管多数电网企业均有自己的多经公司承担信息网络及系统的建设、运行及维护工作,但绝大部分基层单位(市、县公司)并没有多经公司,最大的问题是基层单位对信息化工作没有科学的岗位编制,相关人员疲于应付日益壮大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因此电网企业信息化工作应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的合格程度与线路的耐雷水平密切相关。由于接地电阻测量方法不正确,测量出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实际值,使不合格的杆塔接地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改造,杆塔极易受雷电的侵害,直接威胁到电网的安全运行。文中通过对池州电网山区不同地形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并制定了规范的测量方法和步骤,提高了杆塔接地电阻测量的准确性,为接地电阻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配用电光通信网组网方式复杂,仅凭人工经验选择路径很难满足路由最短、衰耗最小的需求。文章通过建立以光缆交接箱为节点的通信网络拓扑模型,应用遗传算法,自定义适应度函数,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选择运算、交叉运算和变异运算的迭代,优化算子,经反复迭代获得最优值,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配用电光通信网路径寻优管理信息系统。经过1年多的实践验证,证明了应用该方法能够准确计算出配用电光通信网最优路径,为配用电光通信网建设、优化和运行维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降低受限无线网络设备电池的容量对系统性能造成的制约,研究了时间切换传输协议条件下的物理层安全传输技术.针对源节点引入发送天线选择方案来提高能量受限中继节点收集能量的效率,再以人为干扰的方式避免信息受到非可信中继窃听的情况.结果表明,传输模型显著提高了物理层的安全性.采用计算理论模拟的方法分析了系统运行性能和时间因子以及功率因子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合理调整时间因子与功率因子来达到最大的安全吞吐量.引入天线的无线通信射频采集信道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传输系统的安全性能,对保障无线通信效率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杆塔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针对安徽池州供电局的4条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的测量误差,采用数据对比、理论计算的方法并配合电路模型,分析了杆塔接地电阻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结果表明:杆塔接地电阻测量时,宜采用直线三级法;电流极的布线长度至少应达到接地网对角线的2倍;布线方向应尽量和塔体基座垂直;测量时应在晴朗天气下进行。  相似文献   
7.
8.
为实现安徽省电力公司“十一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目标,在SDH光纤通信网的基础上,成功地通过多业务综合平台(MSTP)技术组建了地区供电系统计算机城域网络。通过SDH高可靠性、严格的QOS,在统一网管的管理下,为不同服务质量的业务提供最佳的传输方式,并且可灵活配置带宽资源,为基层供电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灵活的信息网络支撑。同时,通过城域网络建设改造的实践,为今后电力系统通信网,信息网的有效整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电力系统骨干通信网络的延伸,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提出了终端通信接入网规划建设与优化管理的原则.在EPON技术体制下,给出终端通信接入网组网原则和主干、汇聚和接入3层网络结构模型,阐述了网络结构、网络路径优化原则和方法.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信道建设的实践证明,其网络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性能优良,对终端通信接入网相关标准的制订与规划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江龙才 《电力信息化》2007,5(10):109-111
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论述电网企业"十一五"信息化快速建设期间IT环境的现状、IT环境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