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12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1.
梅思才 《中华建设》2012,(10):98-99
1.地下结构抗震理论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以前,国内外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以日本学者大森房吉提出的静力理论为基础计算地下结构的地震作用力。6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将弹性力学理论应用于地下结构,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刘晶波等在总结地上抗震设计方法和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反应加速度法和地下结构Pushover分析方法,并对方法的精度进行了论证。此后众多学者又进行了详细研究,地下结构抗震理论终于逐步详实起来。  相似文献   
2.
桥梁工程在使用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病害 ,为了达到安全、经济和适用的目的 ,必须对产生的病害进行结构补强。主要讨论了用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对桥梁结构进行补强加固的一般方法 ,包括 :碳纤维布和碳纤维棒材的特点和它们用于加固桥梁的技术特点、补强适用范围、补强施工要点等 ,对于桥梁工程的补强加固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梅思才 《长江建设》2012,(11):184-185
某建筑住宅项目为一栋双塔楼联台建筑工程,北塔楼地上22层,地下2层,地下室基底标高-5.2m,地铁出入口位量基底标高-2.7m;南塔楼地上7层,设半地下车库,框架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半地下车库基底标高-2.9m。由于工程基坑面积大(基坑总面积约3600m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