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饱和砂土地震液化问题是岩土地震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振动台在室内开展相关研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利用小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散体材料加固可液化地基,得出不同桩距下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桩距对抗液化效果的评价.试验表明,桩距在3~3.5桩径时,孔隙水压力最小,抗液化效果最佳;而且得出浅层土比深层土更易液化的结论.建议在实际设计中桩距取3~3.5桩径,并且长短桩结合使用,既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又能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2.
通过Madis/GT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环梁基坑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环梁尺寸以及支撑形式对基坑开挖以及角撑、辐射撑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环梁半径对地表水平位移的影响非常小;地表与基坑距离加,地表水平位移先增大后减小,整体呈现凸字形;增加环梁半径,角撑的最大轴力减小;增加环梁半径对角撑正弯矩的影响大于其对负弯矩的影响;增加环梁半径可以减小角撑的最大弯矩;增加环梁的刚度,环梁的水平位移在减小;在其他条件形同的情况下,截面尺寸相同的钢环梁比混凝土环梁的支护效果好;基坑尺寸的改变对于环梁弯矩影响比较大,为以后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基坑支护桩中埋置应力计,跟踪测试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桩身弯矩和桩顶位移的变化,研究支护桩荷载传递规律。同时选择上三角、全三角、梯形三种土压力分布模式,分别应用土抗力法的m法、c法和k法对支护桩的桩身弯矩进行了理论计算,并把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支护桩弯矩而言,无论采用何种土压力模式,m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大;k法计算的最大正弯矩与实测值比较接近,但最大负弯矩偏大;c法计算的最大正弯矩偏于不安全,最大负弯矩过大。  相似文献   
4.
挤扩支盘桩承载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及承载力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单桩静载荷试验及桩身轴力的测试结果,深入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和变形特性;同时给出挤扩支盘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计算,指出了支盘的承力特性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和端承性质,揭示了支盘桩高承载力和S型Q-S曲线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桩筏基础承载能力分析及模型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时承载力的确定方法,设计了一个模型试验来研究桩筏基础的承载力,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的特性,对桩筏基础的全面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土钉墙支护煤矸石质边坡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阐述了土钉墙支护煤矸石质边坡在设计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解决这些困难的主要技术方法与施工工艺,解决了土钉墙难以应用于煤矸石质边坡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独立柱基础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进行了4组不同条件的模型试验,测试了桩身应力,并获得4条完整的p-s曲线,以及不同位置的桩身摩阻力曲线.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独立柱基中桩的受力特性,认为桩身摩阻力的发挥随位置的变化而不同,从而不同位置的桩发挥的作用大小不同;载荷板下土层的压缩主要在一倍边长范围内,桩身摩阻力较大处在上部1/4~1/2处,减小后在下部1/4处又变大.在载荷板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桩距小的极限承载力较桩距大的极限承载力大.  相似文献   
8.
碎石桩与CFG桩联合处理地基的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碎石桩和CFG桩各自的特性和共同作用机理,结合工程实践,表明此组合型复合地基可充分发挥碎石桩与CFG桩的各自优势,是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的组合型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可变式支盘扩底混凝土灌注桩的静载试验,桩身轴力检测试验,分析探讨了该桩沿桩身的荷载传递规律。试验研究表明,可变式支盘扩底桩可满足工程上高层以建筑承载力较高,沉降量较低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CFG桩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一个CFG桩加固软土地基的工程实例。结合该工程,对CFG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简要阐述;采用有限元ANSYS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应力传递特性进行了分析;对CFG桩体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进行了测试,对CFG桩体、CFG桩复合地基进行了静载荷试验,对桩间土进行了标准贯入试验。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CFG桩能够把荷载传递到深层土上;CFG桩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的变形比随面积置换率m的增大而减小,且当m<10%时,效果显著;经CFG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的承载力高达天然地基承载力的2.5倍以上,打桩过程的振动作用和挤密作用可以消除或降低桩间土的液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