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本文从数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幂函数关系的两变量的三个统计参数(均值,均方差,偏差系数)之间的关系,并以各阶标准的阶矩表示。文中列出一些特款以资分析应用。对变量幂化函数化统计参数的应用,列举了水位流量之间的统计参数关系,及其在土木,水利设计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的应用,以及建筑上应用的风压,风速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嘉华嘉陵江大桥承台温度裂缝的理论分析和计算,采用多种降温措施,利用先进的测温设备,实现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信息化管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为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现行水文频率计算常用三点法进行均值■、变差系数 C_V、偏差系数 C_S 的计数。由于现有予制好的三点法查用计算表,均只能提供对称于 P=50%的四组(P=1%,99%;P=3%,97%;P=5%,95%;P=10%,90%)查用,且计算步骤较多,在实用上感到不够方便。我们觉得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我们从三点法计算的基本思路出发,用图解方法进行三个统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原文认为“雨强越大,汇流速度越大,单位线的峰值越高,峰现时间就越短”、“临界雨强……受临界蓄泄关系和临界汇流速度的控制”。这实质上提出了造成小流域单位线非线性的原因是汇流速度的变化。原文是纯经验性的分析成果,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不够充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5.
加里宁-阿巴里扬地下水估算改进方法提出于80年代,因当时计算手段落后,一些计算参数处理相对复杂,而未得到普及应用。作者在近期工作中,采用该方法对地下水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与部分常规分割方法进行了比较,对该方法中计算参数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较深探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6.
随机变量积,商的统计参数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等权回归方程分析的一种新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计算可以看出,基于统计数学的基本概念而导出的等权回归方程是合理的。它不受自变量和因变量选择的影响,对于变量“残差”的处理是公平的、等权的,没有偏颇之嫌,而且回归线的均方差小于两倚轴回归线的。该方法具有创新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水文水资源分析计算中,为了求得形式上比较高的相关系数,常将两变量作和、差、积、商的变换,这就造成了具有共同成份的两组随机变量的“假相关”。对此,从基本的数学原理出发,对应统计数学中的原点矩及中心矩,提出相关因数及相关矩数的概念,导出了随机变量和、差、积、商变换后的相关系数计算公式,进一步分析了变量变换后相关系数的特性,认为“假相关”的作法并非均能得到较高的相关系数,有时适得其反,应予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水文计算工作中,常常遇到多变量线性回归方程式的计算问题。比如,以某参数表示的上下游站径流量的三变量;在综合单位线某些要素与地形参数之间的多变量相关等,都需要通过多变量线性回归方程式的计算来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然而,在变量比较多的情况下,感到直接应用最小二乘法求出的多元线性方程组,以解线性方程的方法,比较麻烦。因此,本文建议利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性定义,结合用以表示方程式的“根”的形式,用统计参  相似文献   
10.
在本刊七月号谭培伦同志所提出的“对设计洪水过程线放大方法的意见”中,强调了“同频率放大”法的优点,但从个人工作中体会,发现该方法有几种缺点,现在提出,以供讨论参考。首先,采用“同频率放大”推求设计洪水过程线往往会破坏和歪曲河流的自然现象。如本来的典型过程为一单峰过程,而设计洪水可能变成复式峰;原来典型的双峰过程,由于采取了“同频率放大”可变为奇异的复杂过程,几乎找不到原有典型的任何规律。原来典型中大洪峰发生时间较迟,但是采用了“同频率放大”法后,高峰出现的时间提前,本来是峰高的却变成相对的低峰。这对水库安全要求来说,与原典型恰得其反,因而作为设计洪水将有不安全之感。我们知道一条河流的水文现象虽然有其多变性和不重复性,但河流的水文现象总是自然地理因素和气候因素之时间上的综合反映的产物。采用同频率放大法,就不能不歪曲了自然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