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6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冷却塔作为一种散热设备,可以将多余的热量排放至大气中,是空调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横流式冷却塔是冷却塔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节水、空气阻力小等优势而受到关注。简述了横流式冷却塔的原理及特点,重点分析了横流塔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其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壤源热泵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源热泵是利用地下土壤能源资源来进行供暖空调的一种高效、节能、环保型空调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章介绍了它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了土壤的传热特性、土壤的温度分布状况及埋地盘管的传热特性,建立了埋地盘管的传热数学模型,指出了土壤源热泵研究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最后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有介质参与的三维空腔内辐射换热的离散坐标解法,并编制程序对三维矩形炉膛内辐射换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区域法吻合,是炉内辐射传热数值模拟的一种较好方法。最后展望并指出求解辐射传递方程的离散坐标法在非正交坐标系下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垂直U型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经典常热流线热源理论,通过引入叠加原理、阶跃负荷及孔洞热阻思想将其发展为能够适用于变热流埋管换热与地源热泵系统模拟的变热流线热源模型,并与改进的经实验与理论验证的圆柱源理论模型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所发展的变热流线热源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地下埋管的换热过程,可作为地下垂直U埋管换热过程的计算模型,为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及地源热泵系统的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简单而又实用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圆柱源理论模型的U型埋管换热器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圆柱热源(热汇)理论模型,运用圆柱源理论对太阳能-土壤源联合运行热泵系统进行连续20d运行的状况进行模拟,得出联合运行模式较单独土壤源运行模式节能8%~10%,可为圆柱源理论模型应用和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运行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引入“负荷集合”思想对圆柱热源(热汇)理论模型进行改进,使其适合于对土壤源热泵的全年运行进行模拟,模拟过程更为快捷。  相似文献   
6.
螺旋盘管式相变储热单元储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石蜡作为相变材料,制作了内通流体螺旋盘管结构的相变储热单元。在对储热单元储热过程进行传热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手段对储热单元在不同工况下的储热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其储热过程中相变材料相变过程的分析,提出储热器设计的优化方案。利用实验数据得到其准则关联式,为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卫波  董华  周恩泽  胡军 《流体机械》2004,32(2):41-45,49
针对青岛地区的气象条件,对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联合运行的各种模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土壤源热泵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与土壤源热泵相比,联合运行各模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其节能率在12%以上,可作为实际工程设计、运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混合地源热泵系统(HGSHPS)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源热泵(GSHP)是一种节能与环保型空调技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且成为生态建筑能源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然而对于以空调为主的地区及建筑物中的应用,GSHP存在着冬夏土壤埋管负荷不平衡的不利情形(夏季向土壤中的放热大于冬季取热),这会导致土壤温度逐年升高,热泵运行性能逐渐恶化。为此,提出了采用辅助散热装置的混合地源热泵系统的概念,以平衡全年埋管从土壤中的取(放)热量。本文在介绍HGSHPS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与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控制策略、设计方法及其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最后展望了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倪美琴  刘光远  杨卫波 《四川制冷》2012,(2):191-193,197
基于创新教育的理念,提出了《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这门新的平台课程和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结合本课程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教好、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求解TSP问题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传统模拟退火算法的原理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用于求解TSP问题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新算法增加了记忆当前最好状态的功能以避免遗失当前最优解,并设置双阈值使得在尽量保持最优性的前提下减少计算量。根据TSP和SA的特征设计了个体邻域搜索方法和高效的计算能量增量方法,加快了算法的运行速度。实验测试的结果表明,新算法比传统的模拟退火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解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