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色金属行业在工业领域中是个小行业。行业虽小,却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国外媒体大力鼓吹"中国因素",使中国的"有色大国"形象不断升级。中国接过了"橄榄枝",变压力为动力,不仅在行业发展上下功夫,更是用责任、担当彰显了大国风范。  相似文献   
2.
高层建筑走廊排烟口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走廊是烟气扩散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人员逃生的必经之路.本文通过建立高层建筑内烟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两方程三维紊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高层建筑火灾时不同排烟方式下的机械排烟进行了模拟,对比分析了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不同排烟口与挡烟垂壁之间的距离,以及不同挡烟垂壁高度情况下走廊内烟气的扩散状况.结果表明,在高层建筑条形走廊内设置挡烟垂壁能够较好地降低挡烟垂壁下游走廊内的危险性;挡烟垂壁与排烟口之间的距离对排烟的影响不大,挡烟垂壁的下垂高度是影响排烟效果的关键凼索;垂壁下垂高度每增加0.2 m,其下游平均温度将减小10℃左右.  相似文献   
3.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设计复杂、价格贵且损耗大,为了提高电池系统的发电效率、减少设计成本,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高速嵌入式单片机作为系统下位机的控制核心,基于C#软件平台开发的人机交互监控界面作为上位机的1.5 kW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有效地整合了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采用工业传感器采集燃料电池的各项参数,实现了对氢气供给、空气供给、散热风扇、模拟量监测和显示等子系统的控制。经过长时间实验,证明该系统设计可靠,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4.
以负载Al2O3的无纺布为支撑膜, 浸涂PEO-LAGP-SN-LiTFSI的乙腈共混液干燥后制得新型复合固态电解质膜(CLASP)。该膜的热稳定性好, 即使在170℃的高温下依然不发生形变。当浸涂共混液中PEO: LAGP: SN: LiTFSI为3: 1: 1: 1, 固含量为10wt%时, 室温电导率可以达到3.66×10-5 S/cm, 100℃时电导率可达2.52×10-4 S/cm. CLASP膜的电化学窗口宽, 以该膜代替液态电解质装配的全固态LiFePO4/CLASP/Li电池, 在55℃循环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高的库伦效率, 有望成为电化学性能优越的全固态电解质。  相似文献   
5.
6.
采用k-ε两方程三维紊流模型模拟高层建筑内的烟气流动,利用FLUENT软件对定排烟量情况下不同走廊净高和排烟口风速时的机械排烟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不同走廊净高和排烟速率情况下,高层建筑内烟气的扩散、走廊内烟气温度和质量分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走廊净高为2.4m时,排烟口排烟速率不应大于1.7 m/s;走廊净高为2.7 m时,排烟口排烟速率不宜大于2.8 m/s;而当走廊净高为3 m以上时,排烟口的排烟速率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取值,能够符合安全疏散要求。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L形走廊火灾烟气控制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FDS对高层建筑L形走廊模型中,排烟口设置模式、缓冲区及排烟口相对位置的组合设置进行模拟,比较温度场、浓度场以及各自的排烟效果。结果显示,"走廊-前室缓冲区"的组合方式能较好地适用于L形走廊模型,改善传统防排烟模式,便于火灾时的人员疏散。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加强高等院校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成为重要课题。目前,学界提出的基于建构主义的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具有重要启发价值,但还没有根据该理论总结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实验内容设计方式。该文首先从理论性、可行性、必要性、先进性四个方面对建构主义与虚拟仿真实验的结合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四条设计思路:明晰科学的学习目标、设计逼真的仿真环境、构建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设置挑战性的任务问题,最后以实际案例进行验证,阐述建构主义应用于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高层建筑“走廊-前室缓冲区”防火效果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高层建筑火灾研究中,随着前室正压送风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存在着一些缺陷.于是提出在走廊段设置“走廊—前室缓冲区”的方式来改善传统正压送风模式.采用Fire DynamicSimulation(FDS)场模拟软件模拟长廊型高层建筑模型.设置8组工况进行分析,比较各种工况下烟气的温度分布,浓度分布,并通过模拟设计出最佳的参...  相似文献   
10.
垂向射流与挡烟垂壁组合控制烟气蔓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FDS模拟走廊中设置垂向射流与挡烟垂壁组合方式对高层建筑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比较几种火灾模式下烟气的温度、浓度分布.结果表明,采用垂向射流与机械排烟结合的烟气控制模式比单纯机械排烟的效果明显提高;前室部分加压并在前室门前2 m处设置垂向射流,同时在垂向射流和机械排烟口之间布置挡烟垂壁的组合控制模式具有最佳的烟气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