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评价了两种生物滞留系统对于综合公路径流的治理作用。该实验位于炎热干旱的德州布赖恩市德州农工大学(TAMU)河滨校区,实验者制作了5个大型的生态滞留装置,以便于在底部形成61cm深的内部蓄水(IWS)层,分别对有无内部蓄水层设计的生物滞留系统进行了模拟真实径流水量和水质的合成公路径流测试。比较结果表明,内部蓄水(IWS)层能减少洪峰流量、延长径流滞留时间,同时还显著提高了对铜、悬浮固体以及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尽管内部蓄水层改善了公路径流的治理,但在炎热干旱地区使用内部蓄水层持水仍面临巨大挑战,因为大量的水会通过蒸发而散失掉。接下来的研究需要制定关于内部蓄水层在炎热干旱地区应用的进一步方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