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遗传算法的SMW围护结构水泥土刚度系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MW工法是水泥土搅拌桩内插H型钢的复合围护结构,其结构主要包括水泥土和芯材两大主要部分。围护结构的受力特性非常复杂,型钢的物理力学性质在施工过程时应力水平下比较稳定,基本处于线弹性范围,而水泥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呈现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围护结构的刚度变化主要是水泥土的刚度变化。由于试验数据与工程经验还很有限,准确确定水泥土的刚度贡献值存在一定困难。本文引进遗传算法,在深基坑工程底板浇筑完成时各测点位移量测资料基础上,进行位移反分析,得到复合结构弹模Ecs与惯性矩Ics的优化取值,从而得出各测点在该工况下的刚度系数,该值与推荐曲线较为接近,说明反演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下边坡常规治理方法的不足,首次提出树根桩和土工膜袋混凝土联合治理技术.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及具体工程的实践,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抗滑和防冲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有限元蒙特卡罗法计算量大的弊端和边坡工程稳定功能函数不能显式表达的可靠度分析问题,文章提出了应用于边坡工程稳定可靠度分析的基于神经网络的随机有限元分析法的基本思路。神经网络具有高度非线性的映射能力,可用来逼近结构响应量与随机变量的映射关系。借助这种方法计算出边坡工程的可靠指标,并通过寻求失稳模式进行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最后对一工程实例进行几种方法的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边坡整体稳定可靠度分析是切实可行的,可供工程科学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加筋路堤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极限平衡理论方法难以合理分析复杂结构边坡的事实,本文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加筋路堤边坡内不同材料单元形式的本构模型,并在土.织物之间设置接触面单元,以模拟在接触面上可能产生的错动滑移。利用强度折减法进行稳定分析,为保证有限元迭代计算的收敛,引入弧长控制法自动调整土体强度参数的折减量,以求得精确的安全系数值。最后通过一路堤工程的计算分析,表明加筋后不仅可以改善坡内的应力分布,提高安全系数,而且使得最危险滑弧的形状大小及位置都发生改变,提高了整体稳定性,从而验证了本文方法分析加筋土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劈裂灌浆技术在土坝加固处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坝的碾压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土坝坝体碾压不密实、土体渗透系数偏大等质量问题。影响工程正常运行或存在安全隐患。该文结合我省一工程实例探讨劈裂灌浆技术在土坝加固处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分析探讨福建省农村水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对我省农村水电发展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和重要意义,旨在帮助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可供从事农村水电事业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弧长法在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方建瑞  李志高  朱合华 《水利学报》2006,37(9):1142-1146
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基础上,引入计算结构临界状态荷载值的弧长法进行边坡工程稳定分析。该方法是在迭代过程中调整荷载增量的大小以得到收敛的解,从而在计算时可自动调整土体强度参数的降低程度。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有效可靠性和适应性。并与直接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边坡稳定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引入弧长法不仅改善了有限元迭代的收敛性,而且还可以更准确地求出边坡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8.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重点深入分析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和数值分析两种计算方法以及临界滑裂面搜索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主要特征及优缺点进行简要的探讨.同时还介绍了三维边坡研究的动态,以及该领域今后研究方向的一些展望等,可供从事边坡研究的相关人员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随机有限元求可靠指标的方法,计算了一实际工程的可靠指标,并分析和验证了随机变量的分布类型、截尾情况、相关关系及离散性等对可靠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分析探讨福建省农村水电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以及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对我省农村水电发展所带来的难得机遇和重要意义,旨在帮助提高认识,转变思路,开拓创新,可供从事农村水电事业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