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方乾  赖晓霞 《江西建材》2013,(4):199-200
文章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探讨桥梁结构形式选择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软土地基微型桩抗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广龙  方乾  苏荣臻 《岩土工程学报》2010,32(11):1788-1793
微型桩具有布置形式灵活,施工机械小型化,经济环保等优点,针对杆塔基础交通不便、环保要求高、地质情况差等工程特点,微型桩的优势在杆塔基础中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承受上拔荷载是杆塔基础的主要功能之一,而以往对软土地基上微型桩抗拔特性的研究较少。通过软土地基中微型桩单桩和群桩的抗拔试验,研究施工工艺对微型桩单桩抗拔承载力的影响,实测单桩桩身轴力和桩侧摩阻力的分布,研究微型桩荷载—位移特性、群桩效应系数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二次注浆工艺能显著提高微型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有效地减小抗拔桩位移;由于二次注浆对桩周土体加固作用,群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缓变型",桩土共同作用的群桩效应明显,实测群桩效应系数相对较小,这对于软土地基上杆塔基础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方乾  万晓丹 《江西建材》2011,(3):197-198
山区高速公路的半填半挖路基段若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路基沉陷、路面早期破损、甚至整体失稳破坏。本文从设计和施工两个不同角度对半填半挖路基的质量控制进行了阐述,以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减少路基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针对智能化煤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数据质量低、数据治理体系缺乏、数据赋能不够充分等问题,分析了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的基本需求,研究了智能化煤矿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数据清洗与标准化处理、数据资产规划、数据共享交换等关键技术。结合小保当煤矿数据治理现场实践情况,提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的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总体技术架构,该架构功能与智能化煤矿大数据治理的基本需求相对应,向下实现多源异构感知数据的接入、集成和融合,向上为各种煤矿智能化应用开发提供数据服务,中间沉淀煤矿各类业务指标、模型算法,形成煤矿重要的数据资产。基于不同的数据接入协议,通过数据接入存储服务统一接入煤矿各系统的数据;通过数据清洗与标准化服务实现数据加工,提升数据质量;采用分层治理架构将数据转换为体系化的分层数据资产;通过数据共享服务将数据资产以标准接口的方式提供给其他系统使用,实现数据价值落地。从煤矿单系统应用、矿井级应用和公司级系统应用全方面展示智能化煤矿数据治理成果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实践应用情况,智能化煤矿大数据经过统一的数据治理之后,能够实现数据的融合应用,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据质量,形成煤矿独有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方乾  张希  郭邦军  刘一晟 《电池》2022,(3):277-280
锂离子(Li+)扩散系数是电池电化学仿真建模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NCM811)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采用恒流间歇滴定法(GITT)测定固相材料中Li+的扩散速率,解析Li+在固相电极充放电过程中的扩散行为。测得的Li+在活性材料中的扩散系数为10-10~10-12 cm2/s,主要集中在约10-11 cm2/s;充电和放电过程中,Li+扩散系数都随着Li+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由于活性物质颗粒的形变,充放电数值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温度对Li+扩散系数影响较大,通过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得到Li+扩散的活化能为7.061 kJ/mol。  相似文献   
6.
当前煤矿安全监测和管理系统的安全评价粒度基本都是矿井级或子系统级,无法针对矿井的不同区域进行精细化管理。针对该问题,基于矿井各区域作业场景特点,面向安全风险评价提出了一种统一的区域划分方法,将风险、隐患、灾害与区域工况、设备维护管理及人员定位等信息结合,对各安全系统数据进行统一区域划分和整理;从人、机、环、管4个维度对安全指标体系开展综合评价,通过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区域安全评估中的各指标权重,主观赋权通过层次分析法实现,客观赋权法采用熵权法实现;构建区域安全评估模型,对煤矿当前安全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估和等级划分,采用归一化融合权重计算基础安全评分,并考虑高风险组合、历史趋势变化及区域间耦合影响对评分进行修正,得到矿井各级区域的综合安全评分。该模型已成功应用于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综合管控平台,为准确评估煤矿井下安全风险、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亚卓  方乾 《江西建材》2013,(3):197-198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文章阐述了山区桥梁设计的原则,通过桥梁与高填路基的方案比较,探索山区桥梁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适宜采用的型式。  相似文献   
8.
水泥土桩与混凝土桩组合支护结构(MC桩)对基坑工程变形控制效果明显,在工程实践中开始得到应用.针对这种组合支护结构工作机理和变形特性研究较少,实际工程多采用经验设计法,缺乏理论依据.应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了组合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条件下的工作性状,分析了M桩入土深度、墙体宽度、C桩桩长和土体性质等因素对组合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基坑隆起、地面沉降以及桩身内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增大M桩挡墙宽度或增加C桩桩长对支护结构变形、坑底隆起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明显,研究结果对组合支护结构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