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底盘多塔楼结构是底部相连上部分开的一种复杂结构形式。本工程由于立面收进要求采用竖向搭接转换块,目前对竖向搭接转换的结构研究不够充分全面。针对竖向搭接转换的结构形式,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并利用MIDAS软件进行整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搭接块的结构竖向刚度均匀,没有形成软弱层;大底盘与塔楼交界处的剪力突变,应采取适当的加强;裙房底部柱子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2.
运用SAP2000计算厚板转换层的内力,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转换板结构计算模型选取和荷载施加的方法。结合工程分析了转换板的内力分布的规律,应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对转换层厚板材料强度、局部板厚减薄处理等诸多影响转换层厚板内力的因素作系统的分析研究。分析表明:转换板的内力和位移分布很不均匀;在配筋时不能忽略板内扭矩及轴力的作用;转换板材料强度对板内力及位移影响很小;可以在厚板内力较小的区域作局部减薄处理。  相似文献   
3.
某六层砌体房屋纠偏设计与施工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一幢六层局部七层砌体住宅房屋纠偏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的介绍、说明.通过现场勘测查明倾斜原因是纠偏设计的前提,准确应用基本的力学原理和概念对结构纠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结构在纠偏的过程中的行为给出了合理的分析.纠偏过程中数据监测是纠偏控制的关键.在纠偏工程设计中,综合运用的增加基础梁、锚杆静压桩、湿掏成孔方法等方法,达到了良好的纠偏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楼梯对结构的影响,用SAP2000通过对比有无楼梯参与整体结构计算分析,得到了楼梯对整体结构动力特性和梯板及其周边构件的影响。计算分析表明,对于框架结构的计算分析要考虑楼梯对整体的影响。通过振型刚度解耦,可以得到楼梯对整体结构各阶振型刚度的贡献。楼梯的存在改变了的结构振型出现的次序,进而改变了结构薄弱方向。楼梯板在地震作用下,处于拉弯或压弯状态,设计中要按拉弯或压弯进行配筋。楼梯对楼梯间角柱受力影响非常显著,导致楼梯间柱的轴力增大为不考虑楼梯整体分析时的5倍左右。  相似文献   
5.
周颖  吕西林  张翠强 《振动与冲击》2011,30(11):186-189
随着结构总高度的不断刷新,如何使超高层结构满足抗震设计要求已成为工程界关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超高层结构体系广泛采用了中间核心筒与外围框架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通过设置伸臂桁架来协调核心筒与框架间的受力和变形。本文针对一240米高超高层建筑结构,对比无伸臂桁架、一道伸臂桁架、二道伸臂桁架的抗震效果;提出在伸臂桁架与外框架间布置粘滞阻尼器,即通过在结构刚度较大、变形较大的部位引入附加阻尼来减小结构在强震作用下的反应,并对带5种不同阻尼器布置伸臂桁架结构的抗震效果进行了分析。本文将为今后消能减震伸臂桁架超高层结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底盘多塔楼复杂高层结构采用搭接柱进行竖向构件转换的特点,以一个14层的双塔楼采用搭接柱转换的实际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缩尺比为1/15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依次对整体模型进行7度多遇,7度基本,7度罕遇以及8度罕遇地震输入,研究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并且采用MIDAS软件进行整体结构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中的搭接柱以及与搭接柱相邻的楼板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能满足整体结构大震不倒的要求;采取搭接柱转换的结构竖向刚度均匀,没有形成软弱层;大底盘与塔楼交界处的剪力突变,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加强;裙房底部柱出现破坏,对此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图13表4参13  相似文献   
7.
振动台试验中,经过相似理论设计的缩尺模型,经历一系列特定顺序地震波的输入,激励起模型结构的动力非线性行为,来研究和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对于表现出非线性行为的模型结构来说,振动台试验是个不可逆过程。因此如何选择地震波,以及如何确定地震波的输入顺序,对振动台试验成功与否,显得尤为重要。重点介绍振动台试验的选波方法以及地震波的输入顺序,并将该方法应用到再生混凝土框架模型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选波,能准确合理地评价结构的抗震行为。  相似文献   
8.
系统计算分析了新型高层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局部填充轻质材料的常用构造做法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从单片墙到联肢墙,再到具体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不同填充构造、不同计算模型、不同高宽比的剪力墙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刚度、层间位移角、层剪力和墙肢内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目前常用的预制结构填充构造对整体结构刚度和墙肢内力影响较大,在设计中不应简单忽略,并对改进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