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庄葳  姚彦彬 《时代建筑》2013,(1):134-143
文章介绍了意大利佛罗伦萨新歌剧院的设计特点,探讨了现代歌剧院如何延续文艺复兴时期剧场的形式,同时从城市的角度赋予新的时代特性.建筑师利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形式进行净化和内在化的诠释,将城市、公众和文化结合起来,创造出柔性衔接历史与当下的新歌剧院形式.  相似文献   
2.
张靓  陈易  庄葳 《住宅科技》2012,(10):32-35
通过对若干重要国际宪章和文件的梳理分析,总结出人类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思想轨迹,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从文物本身扩大到它周围的环境,再扩大到成片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街区和地段,保护的方法也从最初针对文物建筑的保护性修复发展到后来针对历史地段的整体性保护,再进展到当代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大环境下关注合理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技术的作用力——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形态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葳  刘松茯 《华中建筑》2007,25(1):189-194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是20世纪少有的通才建筑师,他将工程师的理性与艺术家的浪漫完满的结合,形成了以运动、力和仿生建筑形式为主要创作理念的独特建筑语言.他通过对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把建筑的结构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庄葳  吉洁  陈飞 《城市建筑》2023,(7):90-93
乡村舒适性理论作为解释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概念,国内学者对其关注甚少。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舒适性理论为此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通过梳理国内外乡村舒适性的相关研究,解析出自然、生活、生产、文化和社会5个一级指标,以及28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二级指标。针对遗产型古村镇的各类舒适物特点给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建议,以期为古村镇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