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建栋  巩辉 《石材》2010,(6):48-51
十一、文艺复兴时期石材建筑 15世纪伊始,古希腊文明的灵光一闪,在意大利,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在建筑文化领域,摈弃哥特式而复兴古希腊、古罗马建筑风格。复兴并不是复制,而是运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元素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使之更人性化、更世俗化、更多样化。让我们记住这些艺术巨匠和他们的作品吧。  相似文献   
2.
巩辉 《石材》2010,(3):51-53
六、罗曼式建筑 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领袖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了他的主人:只有6岁的西罗马皇帝罗慕洛。就这样,这个曾称霸地中海,历时12个世纪的奴隶制大帝国,终于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下,覆没了。奴隶制在西欧同时崩溃,古罗马式建筑风格也至此落幕。  相似文献   
3.
巩辉 《石材》2010,(2):54-55
五、拜占庭式建筑 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30年迁都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统一的罗马帝国最后一位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下遗嘱,把帝国的东部(巴尔干半岛、东欧、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埃及)分封给长子阿卡狄乌斯,史称东罗马帝国。帝国的西部(意大利、西班牙、高卢、不列颠、中欧、北非)封给幼子霍诺里乌斯,既西罗马帝国。  相似文献   
4.
杨向荣  巩辉 《包装学报》2014,6(3):66-70
中国古代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命题主要有二:诗画同源与诗画一律.至明清时期,前者演变为“以书入画”,后者则演变成“题诗入画”.诗与画是两门不同的艺术,各有其内在张力,诗与画,或者说文学与图像的相互言说,建构了二者互文表达的共同情境,也由此形成了图文关系的张力表达.以诗画关系为切入点,对当下图文关系展开学理渊源层面的考察,将有助于理解当下图文战争的学理立场和图文的互文建构逻辑.  相似文献   
5.
巩辉 《石材》2008,(11):10-12
(接上期) 2.4.1.4希腊 (1)萨索斯白,纯白色细~隐晶大理石。 (2)虞美人,粉红色隐晶质大理岩。 (3)大花绿,白网纹绿色蛇纹岩。  相似文献   
6.
韩旭东  张建民  徐占友  巩辉 《石材》2005,(12):31-33
花岗石的价值取决于它的品质和花色;花岗岩石成本取决于开采条件和运距;矿山评价要素即是价值与成本各因素的比较与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巩辉 《石材》2010,(1):51-53
四、古罗马的石材建筑 古罗马式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与古希腊建筑文化相结合并发展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特别是拱券和混凝土的发明与应用,加大了建筑的跨度,并使建筑具有了曲线美。使材料、力学、美学、空间和应用在建筑中达到了有机统一,这个问题对现代人来说仍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品石三味     
巩辉 《石材》2001,1(2):39
一、形象 山川之形势,移情于拳拳之石,大寓于小,小见之大,直抒胸臆,此居山而慕水,栖原而恋山也,渭之盆景石。 万物之形色,见之于石形、石纹、石色中,渭之象形石、图案石。大可见云南石林中的阿诗玛,一峰独秀;小可见棋子大小的雨花石,五颜六色争奇斗妍。无不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此类石,意在形象,一目了然,易为广大群众喜爱和接受,是石玩市场的基础。 二、抽象 形势不拘山水、万物,而反映一种心境,其代  相似文献   
9.
岩石与石材     
赵黎明  巩辉 《石材》2009,(12):22-26
天然石材源自岩石,而岩石构成地壳,地壳由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它们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  相似文献   
10.
巩辉 《石材》2009,(12):49-51
三、古希腊 古希腊人建筑神庙的灵感来源于古埃及人,他们将埃及神庙的内部柱式发展。运用到神庙建筑的外立面,并发展出了体系完备风格多样的柱式建筑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