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22篇
  2023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基于13个不同岩性的完整性为极破碎—较破碎的岩基载荷板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岩石地基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剪切波速描述基岩的完整性,以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描述基岩的软硬程度,承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拟合优度R2可达到0.91。同时,对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Poulos计算方法、《核电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算法以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验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可以充分挖掘岩基承载力的潜力,采用核电规范算法相对较保守,Poulos方法对于剪切波速低于700m/s的基岩可能偏于不安全,而地基基础规范经验算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离散性较大,不利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2.
超大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圆环桁架内支撑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洲中环中心工程基坑面积呈圆形,直径大、面积大,采用直径200m钢筋混凝土圆环桁架支撑系统作支护体系,介绍支撑系统的造型、布置形式及内力的计算模式,并进行了实测值与计算值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土钉支护位移产生的原理提出了一种计算土钉支护位移的方法。为表述土钉支护“增量应力释放”引起“增量位移”的变形原理,文中假定了一种“虚拟力”。该力作用在土钉面层上,引起了土钉支护的变形。文中假定土钉支护的增量位移由3部分组成,即“虚拟力”引起的开挖面的变形、当前开挖面变形对上层开挖面和下层开挖面的位移。通过简单的理论推导,文中得出一计算土钉支护位移的公式。同时,文中计算了成层软土层中的土钉支护位移,计算结果和工程实际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4.
强度折减法确定的复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系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强度折减法和显式有限差分法相结合计算复合土钉支护的稳定系数。该方法与传统的基于极限平衡的计算方法相比减少了很多假设,如滑裂面形状、位置等的假设。使用该方法计算复合土钉支护整体稳定系数,稳定系数的概念更加明确,而且滑裂面的范围更加直观。但该方法只对土体及水泥土搅拌桩的强度参数进行折减,而未考虑复合土钉支护中土钉及土钉注浆体与土体接触面的折减。提供了采用该方法应用于典型上海地区软弱土层中的复合土钉支护的算例,并且建议根据剪应变增量云彩图来识别滑裂面的位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计算得出的滑裂面与复合土钉支护实际破坏形态非常吻合;提供了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条分法的计算方法的结果,并将结果作了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强度折减法计算的整体稳定系数与条分法计算的结果相差在10%之内,得出强度折减法计算整体稳定系数计算稳定系数可以用于工程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云南昭待高速公路12合同段K321+137特大桥,纵横坡较大、曲线半径小。详细介绍STZ30/100公路架桥机在大纵横坡、小曲线上架设桥梁的主要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管飞  尹骥  李象范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Z1):1605-1609
本文讨论了软土基坑工程中无支撑围护结构的主要型式及其特点,并对新型围护工法“垂直预应力锚杆补偿重力式围护结构”的主要工程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工程实测和二维数值分析,证明该工法应用于软土深基坑的可靠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zsoil.pc v2009对上海某大楼的倾倒进行了建模分析。模型中考虑了在建住宅楼一侧两次堆土以及另一侧的基坑开挖,并采用HSS模型模拟土的应力应变强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1)建筑物以向基坑侧平移为主,平移最大值达12cm;(2)桩基(角桩)的最大竖向力约为1200kN,最大弯矩约为140kN.m;(3)桩基弯矩的分布形式影响了桩基的破坏顺序;(4)堆土引起的附加水平推力估算值约为3000T。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对两种复合土钉支护作用机理的认识.通过分析两种认识的内在本质,提出了基于两种认识的设计原理.文中给出了某软土地区基坑设计施工的实例,比较了基于两种认识的设计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上部土钉、下部桩锚结构的复合围护结构两种简化计算方法的可行性。采用数值分析软件ZS0IL.PC 2007,通过对某特定的土层建模分析,认为简化方法中应考虑上部土钉支护开挖卸载过程中释放的应力对下部结构的影响。结合数值分析结果,提出了新的简化计算方法,使其在受力上更加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
Davidenkov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FLAC3D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实现了Davidenkov模型的二次开发.给出了在FLAC3D中开发本构模型的基本步骤和编程要点,可为其他用户进行本构模型的修改提供借鉴与参考.将模型土加速度放大系数及动剪切模量与动剪应变关系曲线的计算结果与上海典型软土地铁车站结构振动台模型试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了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模型的成功开发可为软土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一种适用的本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