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小城镇面广量大,作为城市与乡村的连接纽带,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空间载体。小城镇经历了从农业镇向工业镇,继而向城市镇发展的过程,然而在"乡财县管"的管理体制下,缺乏财政和社会管理能力,因此国家针对建制镇提出"镇级市"的政策,以简政和放权的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小城镇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发挥大作用。文章选取西北地区"镇级市"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西北地区的特殊性,通过空间管控、产业转型、公共服务完善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措施,建构从"镇"到"市"的转变路径,发挥小城镇在空间、社会与经济层面实现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积极作用,并以富平县庄里综合改革试验区规划实践为案例,探讨西北地区"镇级市"推进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历史城区是地方文化延续的载体,其演变发展是连续性的空间生产过程,揭示其空间变迁特征与驱动机制对于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空间生产理论视角,深入分析西安明城区2000—2020年间更新的时空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文化政策引领更新地块呈现沿历史要素“轴线集聚、环线围绕”分布规律;更新地块为政府或政资合作主导,实施其意识形态诉求下的功能置换、肌理整合和符号表征等空间实践;更新后社会空间得到再构,外部多元主体介入情景化空间生产;更新驱动因素由城市文化营销、文化与旅游融合生产、各利益主体不平衡的博弈关系共同构成,是具有强作用力量的城市增长联盟有意识操纵的更新结果。研究可为历史城区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