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钾长石湿法提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离子交换反应原理,选取钾长石与磷矿、硫酸在水热反应釜中反应,对钾长石与磷矿、硫酸反应的提钾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开发利用钾长石提钾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表明,各影响因素对钾长石中钾溶出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原料配比、硫酸浓度、反应时间、硫酸用量、反应温度。适宜工艺条件为:钾长石与磷矿质量比为0.8 ∶[KG-*3]1,硫酸用量为4 mL/g,硫酸质量分数为70%,反应温度为160 ℃,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钾溶出率可以达到74.1%。  相似文献   
2.
浅埋隧道下穿密集房屋爆破减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正确处理复杂环境下浅埋隧道爆破振害和工程效率之间的矛盾一直是个技术难题。本文依托浅埋下穿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标段的长洪岭隧道工程,利用现场监测的方法对不同爆破方案的施工爆破振动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表明:采用超前下导坑非爆破开挖+预留光爆层控制爆破开挖技术和上台阶非爆破开挖+下台阶控制爆破技术,成功地将地表爆破振速控制在1.5cm/s以内,在保护建筑物安全的同时,有效保证了该工程的安全快速施工,并为城市环境下隧道爆破掘进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钾长石提钾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离子交换反应原理,对钾长石与磷矿、硫酸反应的提钾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各因素对钾长石中钾溶出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原料配比硫酸质量分数硫酸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实验条件下的适宜工艺条件为:矿石质量比0.8∶1,硫酸用量4 mL/g,硫酸质量分数70%,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 h,钾溶出率可以达到74.1%。  相似文献   
4.
数码电子雷管在城镇浅埋隧道减振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筑物密集且部分建筑物抗震性能差的城镇地区地下,进行浅埋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只有采用减振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构)筑物免受爆破振动的危害。以重庆在建的渝利铁路长洪岭隧道下穿江池镇区间为工程背景,针对地表民房密集、房屋抗振等级低,爆破控制标准要求严格,通过数码电子雷管和非电毫秒雷管爆破对比试验,形成数码电子雷管减振爆破技术,保证隧道安全快速通过江池镇。试验表明:数码电子雷管引起的爆破振动降低50%~60%,炮孔利用率达到98%,全断面爆破进尺控制在3m左右,不仅降低了振速,而且改善了爆破块度,还保证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5.
关于硬岩地层中既有隧道喷锚初支受邻近隧道施工影响产生的变形控制标准的研究很少,依托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斜井上跨3号线人汇区间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计算分析斜井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并结合自动化监测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①采用超前小导坑非爆破+后续爆破扩挖减振爆破方案,产生的爆破振动速度满足爆破控制标准0.5 cm/s;②硬岩地层初支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建议为:竖向及水平收敛≤3 mm,爆破振速≤0.5 cm/s;③硬岩地层隧道施工的主要影响区≤0.5 H,次要影响区为(0.5~0.8)H。  相似文献   
6.
如何安全穿越富水断层带,在防止洞内涌水溃砂的同时,控制地表沉降,保护市政管线是城市地铁修建的一大难题。以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为例,对富水断层带大跨车站的注浆技术展开研究,通过比选不同方案,阐述了地表+洞内联合注浆理念并介绍了注浆的相关设计参数,整套施工流程及应急预案,并进行动态监测。研究结果表明:1)全幅路面注浆要求大量的地表钻孔,钻孔密集且倾斜,容易碰触管线,工期很长;2)传统的洞内帷幕注浆法存在钻孔溃砂风险,且开挖进度缓慢;3)地表+洞内联合注浆法工程量较小,平均月进尺22m,地表钻孔垂直且不会误触管线,该工法可有效加固破碎岩体,提高自稳能力,保证隧道施工安全,4)监测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注浆法的暗挖车站变形及地表沉降均在可控范围内,联合注浆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我国钾长石的资源概况、结构性质以及提钾的重大意义。概述了我国在钾长石提钾工艺和机理方面研究的现状和进展,提出应该重视钾长石提钾的机理研究,特别是过程热力学和动力学,并以此指导工艺过程和工艺条件的优化,尽快实现高效节能和清洁化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以临近莞惠线新城车站的某市控制中心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基于理正软件验算基坑支护结构,并将有限元软件Midas-sws及Plaxis结合,建立了既有渗流场、位移场的情况下深基坑按实际开挖工况的三维数值模型,以紧邻车站变形量和基坑结构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对开挖工法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基坑开挖对新城站地铁的影响评估,可以为优化设计和安全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硬岩地层中既有隧道喷锚支护受邻近隧道施工影响产生的变形控制标准的研究很少,依托青岛地铁4号线人民会堂站斜井上跨3号线人汇区间工程为背景,采用MIDAS/GTS计算分析斜井施工对既有运营隧道的影响,并结合自动化监测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采用超前小导坑非爆破+后续爆破扩挖减振爆破方案,产生的爆破振动速度满足爆破控制标准0.5cm/s;硬岩地层喷锚永久结构变形控制标准建议为:竖向及水平收敛≤3mm,爆破振速≤0.5cm/s;硬岩地层隧道施工的主要影响区≤0.5H,次要影响区为(0.5~0.8)H。  相似文献   
10.
以广州南沙某基坑工程为依托,采用试桩的方法对广州地区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层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工艺进行研究。试验中共采用一喷两搅、两喷两搅、两喷四搅、四喷四搅以及两喷两搅结合四喷四搅的喷搅工艺施工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待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对其进行钻芯取样观测及强度检测,以明确各工艺施工效果。观测及检测结果表明:对于广州地区的深厚淤泥质软土地层,在上部淤泥层中采用两喷两搅工艺,在下部黏土层中采用四搅四喷工艺,同时采用针对性的喷浆措施,能有效保证搅拌桩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