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本文探讨了标号高低不同的混凝土采用水泥裹砂石工艺后的结构变化与宏观增强效应的关系,提出了在低标号混凝土中采用水泥裹砂石工艺时稳定增强的措施,并指出了高标号的水泥裹砂石混凝土宏观增强效应最显著时的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2.
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气泡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掺加引气剂和掺引气剂的中砂混凝土和细砂混凝土的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冻融循环以及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进行了试验与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掺入引气剂后增加了大量微小气泡(直径小于100μm),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性;当含气量相同时,随着水灰比的增大, 小于100μm 的气泡个数逐渐减少,大于100μm的气泡个数逐渐增多。同时,W/C为0.45或大于0.45时,气泡之间有连通现象,导致引气混凝土的抗冻性逐渐降低;当引气混凝土的气泡间距系数小于200μm 时,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3.
李双喜  胡全  孙兆雄 《混凝土》2011,(12):133-135
工程实践证明,强度越高的混凝土抗冲磨性也相对好,C60~C80高强抗冲磨混凝土属于“以硬碰硬”的抗冲磨材料.只要采用低水胶比,掺加高性能减水剂,优先使用硅灰与矿渣粉或粉煤灰的复合超细掺合料,骨料最大粒径不超过20 mm,精心施工,充分养护,着力从微观上提高、改善骨料与水泥石界面结构黏结强度和水泥石强度,就能轻易配制出C...  相似文献   
4.
C40自密实微膨胀钢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密实混凝土用于钢管混凝土结构中,可在自重或少振捣的情况下就能自密实成型,对方便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消除施工噪声危害、确保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将粉煤灰和矿渣粉复合在一起掺入到混凝土中,研究其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及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性能和微膨胀性能,提出适用于C40白密实钢管混凝土的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5.
粉煤灰高性能混凝土的抗硫酸盐侵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的侵蚀实质是水泥石的侵蚀,而造成混凝土宏观破坏。高性能混凝土由于掺加了高效减水剂和大掺量超细掺合料并采用低水胶比配制,因而具有高密实度和优异的抗侵蚀性。  相似文献   
6.
以Ⅱ级粉煤灰作为超细掺合料掺入到高性能混凝土中,研究在不同龄期、不同水胶比、不同掺量情况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配制技术,使用P·O42.5R级水泥和Ⅱ级粉煤灰,以28d为标准设计龄期时,可以配制出C15~C45不同强度等级的高性能混凝土.同时,和同强度的预拌混凝土进行比较,掺Ⅱ级粉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怎样应用双掺(粉煤灰、减水剂)技术改善和提高使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的抗硫酸盐、镁盐侵蚀性能及其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微观测试技术对混凝土宏观与微观的关系研究,利用电镜和能谱简单、快捷地评定和分析出水泥混凝土的侵蚀状况,而且不会破坏建筑物主体结构,是一种简单、快捷、安全、经济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孙兆雄  张述善 《水泥》1999,(8):6-10
试验研究了在425R普通水泥中掺加不同种类引气剂的气引气效果,测试了内掺PC-2引气剂和木钙M减水剂生产的引气型普通水泥的物理性能,并与外掺引气剂的普通水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内,外掺引气剂对水涨都有显著缓凝作用,当水泥胶砂采用常规水灰比0.44时,胶少流动度大幅度增大,各龄期强度大幅度下降,只有掺入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为0.32-0.36,保持常规流动度时,试件胶砂强度才可提高,但仍比原水泥标号  相似文献   
10.
沥青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沥青混凝土是一种典型的流变材料,其应力-应变特性取决于沥青品种、材料配合比、应力水平、应变速率、温度和时间因数,性质极为复杂。过去国内外均借用土工成果,用邓肯-张(Duncan-Chang)模型来描述。本文研究表明:沥青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双曲线模型,其破坏准则不遵守摩尔-库仑(Mohr-Coulomb)准则。做为本阶段研究,考虑到邓肯-张模型在土石坝弹性非线性分析中广为应用,故仍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