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姚新涛  张博  付孟泽 《城市建筑》2014,(29):276-276
论文主要通过办公建筑在历史中模式的演变,以办公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办公模式或者空间具有规律性的变化,为以后办公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新涛  曾坚 《建筑节能》2016,(12):72-75
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结合我国旧城区改造更新的发展现状,提出生态化目标导向下的旧城区微改造的内涵及意义,并构建了生态化微改造的体系和相关策略,从而改变了以往旧城区改造的单一建筑节能模式,实现从物质层面的建筑生态化微改造、基础设施生态化微改造、交通系统生态化微改造3个方面的系统化论述,并且探讨了生态化微改造在现今旧城区改造过程中的意义和具体方法,为以后旧城区人居环境低碳化的营建和城市的存量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智能仪器中传统RS232通信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USB接口技术的应用方案。以USB型单片机C8051F340为硬件平台,介绍了应用系统USB接口的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给出了USB系统应用的固件程序开发过程,并对主机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设计作了简单说明。  相似文献   
4.
论文主要通过办公建筑在历史中模式的演变,以办公建筑中的公共空间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得出办公模式或者空间具有规律性的变化,为以后办公建筑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证据理论在进行多焦元属性融合时可能产生组合爆炸,当待合成证据体冲突时容易导致一票否决。针对以上两个问题,通过将待合成证据体转换为知识信息系统,应用粗糙集理论对多源信息进行规则约简,得到约简后的知识规则信息系统,计算出信息系统对每条证据体的支持度;在证据合成中,基于规则信息系统引入证据体支持度、焦元可信度、焦元一致性等因素来表示证据体之间的局部冲突,在此基础上给出冲突证据合成规则。通过测试算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计算时间消耗能够得到大幅度降低,在冲突证据合成中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广东,有着亚洲最大的黑人群体,其合法人数在两千人,如果加上非法滞留的,总数超过30万。他们有的是为了逃避国内战火来中国避难,有的是为了在中国从事外贸服装生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总是被质疑和边缘化。  相似文献   
7.
在处理非线性强机动目标跟踪问题时,扩展卡尔曼滤波方法跟踪误差大、容易引起滤波发散,同时其系统模型可能随时间变化,不能应用传统的线性滤波方法以及单一状态模型来处理该类问题.假设在整个跟踪过程中,运动由水平匀速运动、俯冲运动和爬升运动3部分组成,目标量测由斜距、方位角和高低角组成,并基于此建立了目标运动状态模型和观测模型,给出了模型转换矩阵,设计了基于IMM-UKF滤波器,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以较高精度跟踪非线性机动目标运动状态,同时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聚落大拆大建、聚集合并的现状,从土地耕作半径这一资源的角度,以圆周理论模型为基础,运用数理公式进行量化计算,并以湘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四个村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农村聚落聚集度和土地耕作半径成正相关的规律:耕作半径越大,聚落越集中;耕作半径越小,聚落越分散。通过对此四个案例的对比研究,探寻传统聚落的发展规律。同时,希望相关结论及经验能为农村聚落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声探测定位算法及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源声探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军事侦查手段,是防空作战中反电子干扰和反低空突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具有被动接收、隐蔽性好和探测距离远等优点.针对无源声探测中平面声传感器阵对小仰角目标估计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立体声传感器阵,推导了该阵列的基本定位算法,并进行了定向误差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小仰角目标的探测精度,且与目标方位角无关.它克服了平面阵列的固有缺点,在对低空、超低空飞行目标的定位工程实践领域中,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大尾翼弹弹道射程和打击范围,利用气动仿真与外弹道仿真计算相结合,分析了尾翼后掠角和斜切角对气动特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针对某六尾尾翼弹,利用气动仿真分析了后掠角和尾翼斜切角对阻力、升力、静稳定性和弹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尾翼产生的阻力占比较大,在一定范围内加大尾翼后掠角可有效减阻。当尾翼斜切角较小时,增大后掠角提高升力和静稳定性;当尾翼斜切角较大时,增大后掠角不一定可以提高升力和静稳定性。综合设计尾翼斜切角和后掠角以达到减阻效果时,需考虑尾翼前缘面积和迎风面与来流夹角。算例结果表明:40°尾翼后掠角和10°尾翼斜切角组合优化的条件下,阻力减小到原来的60%,最大射高提高了30%,射程提高了4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