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梁柱焊接节点在地震作用下易发生脆性破坏。为探究节点处增设加强板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方钢管柱与H型钢梁焊接节点,通过数值模拟不同节点模型在梁端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得到不同加强板厚度、强度、方钢管宽厚比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其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节点处增设加强板时,节点的承载力提高了124%,塑性铰外移;对节点受力性能影响较大的是加强板厚度,节点破坏时塑性铰位置随加强板厚度增大逐渐背离加强板向外,当加强板厚度为8 mm时,节点更容易发生破坏,破坏形式为加强板出现扭曲破坏;加强板强度越大,加强板应力集中区域面积越小,抵抗变形能力越强;节点承载能力随着方钢管宽厚比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其中宽厚比每增加1 mm,承载力降低4 024 N。表明该节点形式受力性能较好,满足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强节点、弱构件"要求。  相似文献   
2.
作品紧扣设计大赛主题,将改善建筑工人的居住生活条件作为目标,通过社会调查和深入研究,设计出了拆装方便、实用美观的建筑集合体。该集合体主要由居住空间和公共服务空间两部分组成,基本组成单元可通过内部构件的灵活布置转换成学习空间和娱乐空间;采用钢架结构,预制构件的规格较为统一,便于施工并且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大规模的旧城改造与旧城更新。针对旧城区更新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应该从加强城市设计理论和改进工作方法两方面着手。如重视保留城市原有的多样性,设计同居民需要相结合,采取小规模的开发模式,符合城市景观的总体要求,鼓励居民参与设计以及建立使用评价体系等,以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要,创造出优美的有活力的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4.
倪茜 《福建建材》2010,(6):31-33
通过调查研究填石路堤在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填石路堤压实质量的控制过程,分析讨论了填石路堤质量检测方法,并且对填石路堤在山区高等级公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对保证高速公路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的轴压比对钢管边框混凝土剪力墙受力性能的影响,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一个带圆形钢管边框的混凝土剪力墙组合结构模型,在组合结构的上方设置一个混凝土加载梁,下方设置一个基础梁。分析时不考虑钢筋与混凝土以及钢管与混凝土的粘结滑移效应,对该模型施加竖向荷载和单调水平荷载。其中,竖向荷载以面压力的形式施加在加载梁的上顶面,用来控制结构所受的轴压比(分别控制为0.1、0.2、0.3、0.4和0.5);水平荷载以位移控制形式施加在加载梁的侧面。结果表明:在单调水平荷载作用下,组合结构中钢管承受的应力大,外层混凝土应力最大出现在剪力墙两侧边框部位;轴压比对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增大组合结构的轴压比,其组合结构的峰值承载力会提高,而这种增大效应会随轴压比的增大逐渐变缓,同时其延性性能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6.
木结构古建筑是世界建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结构整体的抗震性能上,或者单独对构件的受力机理进行分析,主要的研究构件包括斗拱、柱、梁架等,但是在构件对整个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少。以殿堂型结构中的斗拱为研究目标,利用ANSYS和ABAQUS软件对其展开模态与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不同层数的斗拱进行分析比对,总结出斗拱层数变化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地震波作用下两模型柱脚和柱顶位移相差不大,但屋脊位置的位移量五踩斗拱模型比三踩斗拱模型多40%,五踩斗拱的柱顶加速度比三踩斗拱的柱顶加速度小23.02%,五踩斗拱的屋脊加速度比三踩斗拱屋脊小24.27%,证明在一定范围内斗拱层数的增加有利于结构的耗能减震。  相似文献   
7.
邢泽坤  倪茜 《规划师》2023,(5):111-116
在我国的养老服务设施体系中,社区嵌入式养老设施融合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而当下的嵌入式养老设施在空间配置及落地实施中普遍面临社区共生程度不高的问题,具体体现在与居住生活空间联系不紧密、空间保障不充分、数量和密度不足以及对老年人精神需求关注不够等方面。基于上述问题,文章从设施协同、空间共享和场景设计等3个方面提出社区共生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共生环境区+照料空间”的理想嵌入设计模式,探索了该理想模式的构成、关键位置改造、主要变形形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在西安市民航社区的嵌入式养老设施选址及空间细化设计中,验证其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