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3篇
  2011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2月,笔者参加一次国际性学术会议,有机会在西柏林作短暂的逗留。由于政治历史的原因和受地理位置上的影响,西柏林有不同于国外其它城市的显著特点:它是一块“飞地”,大部分建筑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废墟上重新建设的,目前是西德人口最多的大城市和国际会议与博览的中心。从建筑历史上看,它又是  相似文献   
2.
1980年冬我们调查和参观了瑞典几个综合性大医院,研究他们医院设计的特征、处理手法和考虑的问题,对我们有所启示。瑞典地处北欧,天气寒冷,三个月在冰雪之中,国家经济情况也不同,他们的做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现在综合分析介绍,为读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瑞典的建设规划,落实在各级地域规划(physical planning)上,城市规划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所谓地域规划,据瑞典建筑师斯特朗姆达尔的解释,是“功能和环境的需求在地域和时间上的综合安排”,同时它必须与经济规划相协调。我国和瑞典虽然在社会制度、国情和物质条件等方面都有所不同,但从地域规划工作的本身业务上,仍有值得借鉴之处,现将其情况和经验择要介绍,供规划及管理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委员会(原为建筑创作委员会),经过整顿和健全组织,于1978年10月22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恢复活动大会,并就建筑现代化和建筑风格问题进行了座谈、讨论。国家建委副主任宋养初同志参加了会议。座谈会在袁镜身、杨廷宝、金瓯卜、林克明等同志主持下进行。现把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撮要发表于下。  相似文献   
5.
1991年汉城大都市区建设的5座新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城大都市地区为了控制城市过度增长,缓解城市压力,一直在探索新城开发建设的道路。本文重点介绍了在90年代初期,主要为解决城市住房需求的迅速增长而规划建设的5座新城。  相似文献   
6.
今年5月,以日本著名建筑家丹下健三教授为团长的日本亚洲交流协会丹下健三都市建筑设计所代表团应邀访问我国。中国建筑学会及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于5月12日在京举办了学术报告会,请丹下健三教授作有关世界各地城市问题的学术报告,并于次日组织了该代表团与我国建筑界人士对城市与建筑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 丹下健三教授在学术报告和座谈中讲了如下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7.
为跨入新世纪作好准备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余庆康吴良镛教授著的吴良镛城市研究论文集———迎接新世纪的来临(以下简称吴集)一书,是一本供建筑与城市工作者充实自己为跨入新世纪作好准备的好书.这本书是作者最近十年来(1986—1995)城市研究成果的总结....  相似文献   
8.
汉城大都市地区为了控制城市过度增长,缓解城市压力,一直在探索新城开发建设的道路,本文重点介绍了在90年代初期,主要为解决城市住房需求的迅速增长而规划建设的5座新城。  相似文献   
9.
瑞典住宅建筑中,有单户住宅(Single-familyHouse)和多户住宅(Multi-family House)之分。单户住宅指独户单幢或联立式的花园别墅式住宅,与我国目前国情相差较远。本文着重介绍同一住宅  相似文献   
10.
从后现代主义谈起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比较时髦,它是不是一种健康的趋向,值得探讨。后现代主义标榜文脉主义、隐喻主义与装饰主义,强调建筑物的精神功能和自由的表现方式,同强调物质功能的现代主义相对立。然而,后现代主义无论从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显示了严重的片面性。从理论上看,尽管建筑应当考虑历史和继承,为了精神功能也可有一定的象征和装饰,但建筑是社会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