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是一种新兴的加固技术.本文通过对比粘贴不同层数碳纤维布混凝土梁试验,证明随着碳纤维布粘贴层数的增加,加固梁承载力、刚度、对裂缝开展的抑制作用及梁的最终挠度增加.碳纤维布起到了很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难题.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而水泥、砂子、水、钢材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每年消耗量非常巨大.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40%的能源消耗和21%的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于建筑业.探索并建立节能、生态、低碳、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大意义.本文分析了再生轻骨料研究现状,研究了其单轴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以期指导实践,促进再生轻骨料混凝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利用杭绍台高速公路隧道洞砟,制备凝灰岩型机制砂,分析了机制砂及石粉特性,研究其对砂浆、混凝土流动性与强度的影响,利用条形筛检测机制砂中片状颗粒,探究不同片状颗粒含量对砂浆与混凝土和易性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不同砂率对C30与C35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凝灰岩型机制砂为硅质机制砂,表面的断键导致石粉易团聚,对亚甲蓝值不敏感,需水量大。随着石粉与片状颗粒含量的增加,砂浆与混凝土的流动性与强度不断降低。凝灰岩片状颗粒含量大于石灰岩片状颗粒含量对强度的影响程度,片状颗粒含量对低水胶比砂浆流动性及强度影响幅度大于高水胶比影响幅度。考虑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宜小于8%,片状颗粒含量宜小于10%,选定C30的砂率为43%,C35的砂率为41%。  相似文献   
4.
针对膏体充填技术中添加絮凝剂对尾砂浓密后浓度提高有限,且屈服应力增大,流动性降低等问题,研究了絮凝剂?浓密增效剂共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全尾砂膏体充填料浆浓度,降低料浆屈服应力,并从微观角度进行机理分析. 结果表明:通过沉降与流变试验发现,最佳添加工艺为加入絮凝剂沉降完毕后再加入浓密增效剂,固相质量分数可提高8.57%~10.13%,同时屈服应力降低6.68~12.85 Pa;多组分浓密增效剂不仅能降低单耗与成本,还可以提高膏体充填材料的抗压强度;灰砂质量比1∶12并添加浓密增效剂的膏体充填材料28 d抗压强度为2.5 MPa,与灰砂质量比1∶6未添加浓密增效剂的膏体充填材料强度相差小于20%;通过总有机碳(TOC)吸附试验与Zeta电位试验发现,浓密增效剂具有吸附与分散的作用,会打开絮凝结构,释放絮团间水,从而提高尾砂浓度,并改善尾砂颗粒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CFRP加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抗弯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后,与未加固梁相比其极限承载力有显著的提高并且挠度有了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6.
7.
我国有大量的混凝土结构,在其服役期间由于结构老化、使用功能改变、荷载增加等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损伤,造成安全隐患.拆除重建会造成巨大经济投入和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结构安全性.目前针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的研究大部分是在构件未损伤的情况下进行加固的试验和分析,对损伤混凝土梁的加固研究尚不完善.因此,...  相似文献   
8.
付士峰  戎贤  李雨润 《建筑结构》2019,49(8):130-135
目前纠倾技术主要依靠过去经验来指导工程实践,以往的纠倾对象多为多层和低层建筑,高层建筑纠倾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和设计施工体系。采用ABAQUS软件模拟某高层基础少倾侧开挖卸荷沟纠倾技术实施情况,得出卸荷沟最优深度为20~25m,与建筑最优距离为1m。建议卸荷沟开挖厚度为0.2m,与建筑边缘距离为1m,开挖宽度为20m,开挖深度为15m。  相似文献   
9.
付士峰  戎贤 《建筑结构》2019,49(8):123-129
为了解决浅层掏土法在CFG桩复合地基中的应用问题,首先基于浅层掏土法的基本原理,应用弹塑性力学理论对掏土后CFG桩复合地基的复合模量以及沉降理论进行分析和参数确定。然后以一实际CFG桩复合地基高层建筑纠偏工程实例为背景,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阻沉加固、纠倾(掏土、堆载)等阶段进行全过程模拟分析,验证提出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通过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纠偏建筑物四个角计算值与模拟值最大差值为10.1mm,误差为12.4%,最小差值为2mm,说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能够解决复合地基浅层掏土纠偏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太阳能光热技术是太阳能热利用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技术,是目前太阳能应用发展中最具经济价值、技术最成熟且已商业化的一项应用技术。将低碳、节能、环保新技术与木结构建筑相结合,以石家庄市某实际工程应用为例,对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效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以推动现代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代木结构建筑向产业化、本地化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