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5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1.
新时期,为了应对复杂的形势和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我们进行班级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坚持“个别”教育的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联系社会热点渗透德育等进行班级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文章结合教育实践,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教育同仁开展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在周汝昌先生的《千秋一寸心》里谈到古典诗词的鉴赏重在“熏出一颗诗心”。那么。在古诗词教学中,怎样才能深入浅出,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地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呢?关键在于一个“熏”。要通过鉴赏、品味、感悟,熏出一颗诗心: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二、由人及词,品他(它)千遍不厌倦。三、咀嚼回味,一字一句总关情。一、抓住文眼。一语中的多思量 清代学者刘熙载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者必顾之,在篇末则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文有文眼,诗词亦有诗眼、词眼。这是诗词的精神凝聚点,找出诗眼、词眼,就是读懂诗词的一个标志。古典诗词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钥匙。“文眼”是作品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且能笼罩全篇的词语。它是作者“临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结果,可以使伞篇更为生动,更为出色,更有意味。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找“文眼”,抓“文眼”,品“文眼”。  相似文献   
3.
案例抽屉:案一次,某小学组织学生去参观河姆渡遗址。大家认真听导游讲解,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时,五年级学生乐乐忽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难得到这里参观,在文物石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留个纪念吧!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连连说不可以,要是那样就违反了《文物保护法》。乐乐不解,他想:上次我在家门前的大石头上也刻过字,难道我违法了吗?官解答:法什么是违法?违法是指一切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要求、超出我国现行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以外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和活动。违法的判定1. 违法必须是违反法律的一种行为。人们的行为一般都是通…  相似文献   
4.
案例抽屉火车站的安检人员在一次检查中,发现了一名叫王力的小流浪者,派出所的叔叔阿姨经过反复询问,才得知实情。原来,读三年级的王力父母离异了,王力被判给了父亲。不久,父亲又成家了,继母生了一个小弟弟。她只顾自己的孩子,经常让王力看管小弟弟,使他无法正常上学。继母不高兴时,王力还得挨打,连父亲有时也用棍子打他。每次他都要等大人吃过饭后,才能吃一点剩菜剩饭,有时甚至只能挨饿。这次出走就是因为受不了他们的打骂。法官解答虐待未成年人是指经常以殴打、冻饿、限制人身自由、侮辱人格、强迫超体力劳动、有病不给医治…  相似文献   
5.
一、做深:事实典型,问题抓准,实践讲透 重大题材报道首先在案例的选择上要具有典型性,抓住行业的热点难点问题来进行. 我国大规模水利工程建设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但是重建轻管始终是行业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锐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