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构建思想道德修养课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新生的入门指导课,肩负着育目标和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肩负着大学生素的提高和社会化进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的良好愿望往往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突出表现在:1.教材体系和内容的不够科学和完善,限制了这门课理论深度和说服力《。思想道德修养》课现有教材对涉及的理学、美学、心理学、政治学、哲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取舍不当;对哲学等社会科学最新知识和成果引进教材力度不大,对社会演进对人们思想的移默化影响分析的不够透彻…  相似文献   
2.
以坚持实证研究的方法,合理设计了贴近大学生恋爱实际状况的问卷,科学选取了有代表性的高较大学生,从恋爱动机、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基本掌握了当前大学生恋爱的新情况,深刻揭示了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的内在动因,为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以法治校控制流失生富裕县二道湾镇中心校郝文斌我们二道湾镇共有21所学校,其中小学18所,中学3所。几年来,我们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以法治校,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到99.6%。在校生巩固率99.8%,毕业率95%,普及率99....  相似文献   
4.
一、构建思想道德修养课双向互动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思想道德修养>课,作为新生的入门指导课,肩负着德育目标和跨世纪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肩负着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化进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的良好愿望往往很难产生预期的效果.突出表现在:……  相似文献   
5.
思想道德修养课讨论式教学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道德修养课传统的授课模式已经不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政治课教学模式,学生已经感到厌烦。思想道德修养课如何给新入学的大学生一个全新的内涵,赋予它特殊的教育意义。这就为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提出了改革教学方式,避免“老生常谈,假大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课针对性、实效性的问题。笔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讨论式教学的运用,可以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还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大学生所接受、所认同。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观要求高校建设一支适应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对象、渠道、内容、形式、方法变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笔认为,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专家化。  相似文献   
7.
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既体现着整个社会总体精神面貌,又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追求。微博是青年大学生表达观点、释放自我的重要网络社交平台,深刻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调研发现,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呈现新的变化特征,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世界,爱国意愿较为强烈,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志愿服务精神,敢于表达个人观点,具有一定的网络信息辨别力。但受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多元文化思潮裹挟影响,一些青年大学生情绪不够稳定,思想观念行为出现偏颇失范等。应针对“网生一代”特点,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发挥主流文化浸润功能,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好网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其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8.
调研显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较高,少数显现信仰迷惘分化现象;关注并了解社会思潮,部分由于认知偏差引致盲目推崇;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些自我价值极端化倾向。大学生内在有效诉求与社会现实供给失衡、网络话语碎片化导致大学生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徘徊、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环境要求之间存在脱节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三重成因。基于此,提出强化理想信念引领廓清信仰迷雾、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自觉、完善网络话语研判与创设方式等引导路径,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思想道德观念,进而夯实时代新人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需要深入分析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把满足高校广大教师的现实需要作为着力点,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帮助高校教师正确认识职业道德要求;依据儒家以修身为核心的思想,帮助高校教师正确把握个体的人格要求;依据高校办学功能的拓展,帮助高校教师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会意识,使广大高校教师舒畅地学习,奋发地工作,愉快地交往,促进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形势发展的变化出发,认真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的途径,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动力作用和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