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3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理论品质。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到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他们总是紧跟历史潮流的推进,及时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新经验和新规律。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有力杠杆等观点;列宁、毛泽东初步论证了科学技术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江泽民则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就这样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相似文献   
2.
任鸿隽认为,科学方法是科学之本质所在,是西方的"为学之本",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科学方法包括归纳与演绎,但根本所在是归纳法,因为归纳法注重事实,是不断改良进步的;科学方法在实施方面还包括观察、实验、概推、假设等具体环节。总之,任鸿隽是近代中国真正对科学方法做出全方位阐述和宣传的第一人,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蔡元培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体现在大量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大批研究著作和论文的发表,以及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深度不断增强。学者们集中探讨了蔡元培的教育、哲学、政治、文化、科学、学术等方面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独到的学术观点。但纵观现状,蔡元培思想研究仍有进一步加强、深化、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其主要措施是:师生互动,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设置兴奋点,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进行情感激发,达到情理交融。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从西方输入近代科学方法始于维新派,他们对实验方法、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传播和运用。但总的看来,只有逻辑方法的引进比较系统全面,而且这些方法基本上还没有直接应用到科学研究之中,然而其开创之功与思想启蒙意义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的自然科学家以<科学>月刊为阵地,积极进行科学宣传.他们不但大胆传播西方科学知识,率先确立真正近代意义上的科学观,而且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积极呼吁创建中国的科学事业.他们的科学宣传是五四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与人文思想家的科学宣传共同构成了五四科学思潮的整体及其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7.
情景剧教学法以体验式教学理论及建构主义学习观为基础,十分适合于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推广。这一教学法寓教于剧、寓理于情,通过挑选主题、构思框架、创作剧本、自主排演、拍摄视频、加工制作等环节,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理性认知的内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对于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晋察冀边区自然科学界协会是抗战时期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组织的重要科学团体。它成立于边区最困难的1942年,成长于边区科技实践运动中。它下辖工学、农学、医学、电学、理科教育等专业学会,有着明确的纲领与严密的组织结构,开展了一系列科技研究活动和科学宣传普及工作,成绩显著,影响深远,在团结和培养科技人才、促进边区社会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充分考察当代世界科技发展新态势的基础上,全面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石,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同时,他在科教兴国的总体战略下,提出了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并重、加强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技人才等一系列推进我国科技进步的具体方针。江泽民同志的这些科技思想是对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指针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0.
五四时期,宣传科学形成一股显要的社会思潮。这既是爱国主义的进步思潮,又是反封建、倡民主的启蒙思潮。它不但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建立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而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学术等广泛领域走向现代化。与此同时,它又是一种有着严重局限的片面性思潮。它片面强调科学救国,但在旧中国,科学救不了国;它具有深厚的科学主义色彩;另外还有影响范围有限,对科学研究提倡不够等诸多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