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直是坊间纠缠的话题.有时静下心思考:构筑丰富灵动、鲜活斑斓的数学课堂,教材的加工处理(或者称创造性使用教材)还必须得有所作为.那么这个加工处理过程又该遵循哪些普适性原则,如何进行呢?今年4月初,我为一个中学高一学生上了一堂《几何概型》的课,有了些许感触.下面结合这一课例在教材加工、教学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2.
“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课题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教学并予以实施,造成课堂中的成分有所差别,教学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指同一位老师担任多个平行班级的教学,因施教对象的差异而设计不同的教学处理方式,使课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发展,更明显提高课的效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时下流行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展开,首先肯定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之后列举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从教学缺乏互动性、学习缺乏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进而希望能对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进行革新,把传统教学的精华和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效地结合,使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推行“说写结合、以说促写”的方法,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文[1]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是北师大版新世纪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中的一节内容,这节课有较强的探索性,教师如何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经验,如何对现成的素材作必要的重组,如何创设恰切的活动时空和交流平台,促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相互合作去体验结论的生成呢?我们对本节课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求.  相似文献   
6.
经过成年累月的摸爬滚打,关于数学科的高考备考复习的许多做法(如分几轮进行复习等)已不是某个学校的备考经验、某个教师秘密武器,而更多是一种共识.但并不是知道了怎样备考就能够把“考”备得好、学生就考得好.在备考的后阶段,“测试-评讲-内化”循环的备考模式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做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大构建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循序渐进地建立,使现有的单方服务体系向实用的多方支持服务体系方向发展。这要求全体师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根据教学和教务的需要和特点,建立符合当地电大特点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确保电大系统运转实时高效。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推进过程,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应该承认,随着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科学可行教学理念的落实,数学课堂有了可喜的变化,但是,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现象,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强调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是本次高中课改的一个理念.数学课堂教学中,在坚持适度的形式化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够让学生深刻认识数学概念的内涵,使他们自觉地将个体思维融入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断体会菹涵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但是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往往关注的是教学任务顺利、按时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须充分重视实验课教学的质量。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精心编制实验内容,提高实验质量;手工运行程序与上机运行相结合,查漏补缺;有意设置障碍,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突出算法重点,体现程序设计的灵魂;编程与实际、趣味性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总结几点教学经验,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