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型述略“写作体验课”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并获得写作经验为主要特征的写作课.这类课往往要通过设计一系列的写作活动,让学生焕发写作兴趣,生成写作内容,感受写作过程,体验写作经历,感悟写作规律,获得写作经验和技能.这种“写作体验课”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1.以获得写作经验为主要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习强国等9个媒体平台,选取2016年以来广大网友等对统编语文教材的评论内容和官方媒体的有效回应443条,发现这些舆情呈现三个特征:负面评论数量多、分布广;主体广泛,水平差异大;主题集中,观点撕裂。本文指出,我们应正确看待统编语文教材舆情问题。为了科学应对统编语文教材舆情问题,本文提出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要坚持专业立场,防止某些自媒体的民意绑架;教材编者要完善编写机制,提高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水平;专家学者要强化科学研究,有力支撑语文教材编写和舆情应对;语文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育人功能;普通公众要增强批判性思维,合情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4.
导言:从词频分析说起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特征定位上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语言文字运用",并反复强调语文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此次修订稿中"语言文字运用"出现了八次之多.据笔者统计:导言中有4次,"课程性质"中有1次,"课程基本理念"中有2次,"课程设计思路"中有1次.  相似文献   
5.
一、从一些话语和现象说起 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 “哎,这节课糟透了!学生一点也不配合!设计的问题执行下去……”  相似文献   
6.
写作课程大致有三种视角:(1)从结果上,把写作看作写文章;(2)从过程上,把写作看作认知过程和问题解决;(3)从功能上,把写作看作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基于上述不同的写作观,写作教学经历了三种范式转型,即结果(文本)中心范式、过程(作者)中心范式、交流(读者)中心范式。从上述三种写作范式出发,构建基于范式整合的中小学写作课程体系,应该是解决我国作文教学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成果.它对语文阅读原理阐释和教学也有着重要意义.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语境假设的基础上尽可能进行关联性程度最大的逻辑推理,从而理解作者意图的语用推理过程.关联理论对阅读本质和机制的认识,为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关联理论,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深入文本语境中去,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并最终促进阅读理解质量和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外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已将其纳入正规教育.本文指出"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概念不同,并从历史、课程、文明的视角分析了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语文统编教材修订已经启动,现行语文统编教材使用进入了“过渡期”。如何基于新课标理念和内容的要求,用好现行语文统编教材,成为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现行语文统编教材与新课程理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基于新课程理念,以现行语文统编教材为依凭的语文教学也需要做出转变。在新课标背景下,可以改造性甚至创造性地使用现行语文统编教材:一要立足核心素养教育,制订素养本位的教学目标;二要创新学科实践,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三要重视学习资源开发,开展跨学科学习。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文论对当前写作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载道”“言志”与“应世”的写作目的观,使其十分重视思想道德教育,“言志”“抒情”比“载道”更可贵,也与真实的社会需要相结合。二是“言之有物”的写作内容观,使其形成说理等三大写作内容和独特的写作理论。三是“文质兼美”“偏重文采”的写作评价观,使其依然把“语言有文采”作为重要的衡文指标,并且保持了语言表达与特定文体相适应。四是文体多样化,但有“泛文艺化”的倾向,使其文体界限不明晰,但也可推进创意写作教学。五是“文如其人”,重视写作主体的精神和品格修养,但是易忽视文章写作过程和写作技能本身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