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臧宏教授的《中国哲学智慧问题研究》近期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探讨中国哲学智慧问题为核心,从四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它通过考察中国历代哲人的智慧,对智慧的内涵、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智慧如何能“得”、如何能“达”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由黄成林、王娟、王群、夏玢、吴源、丁晓娜等撰写的《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今年3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研究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的专著。全书共九章330千字。作者针对安徽省旅游业发展实际,以全国旅游业发展为背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参照系,全面分析了安徽省旅游资源竞争力、旅游产品竞争力、旅游市场竞争力、旅游管理竞争力、旅游经济竞争力、旅游综合竞争力以及旅游现实竞争力、旅游潜在竞争力、旅游支持竞争力,系统提出了提升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的对策,不仅为提升安徽省旅游业竞争力提供理论支持,而且对其他区域提升旅游业竞争力有借鉴作用。本书适用于旅游科学研究工作者、旅游院校师生、旅游从业人员以及一切关心安徽旅游、关注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人士。  相似文献   
3.
俞晓红教授的《红楼梦意象的文化阐释》近期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12章198千字。意象是作品文本结构中最小的材料单元,表面上看来是单纯、个别的意象,实际上却蕴藏着浓缩了的文化信息,一经读者的柔情触摸和文化解读,便会释放出无限的能量,以充实和丰盈我们的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文心雕龙研究专家祖保泉教授的《中国古代诗文理论探微》,近日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主要内容分为刘勰《文心雕龙》研究、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研究和词学研究三部分,共250千字。本书最大特点为均系原创性理论成果,如关于《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文之枢纽”的内在逻辑等;司空图诗文的理论研究,诸名家词的分析评赏等,均发前人所未发。读者对象为古代文论、古典诗学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文史研究生、中学语文教师等。  相似文献   
5.
郭应传博士的学位论文《真俗之境——章太炎佛学思想研究》,今年5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250千字。作为近代佛教复兴浪潮一朵醒目的浪花,章太炎的佛学思想既具有应用佛学形态以佛教介入社会变革、以佛法观照世法的典型的经世品格,又有高度的理性自觉,通过汲取、改造法相唯识学的思想资料,建构起名理与人事兼顾的庞杂的哲学思想体系。本书对章太炎的佛学思想进行了较为系统性、整体性的梳理、探讨。运用动态与静态结合、纵向与横向交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叶松庆教授撰写的《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2007年11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对安徽省合肥、芜湖(含农村)、马鞍山、淮北、巢湖(含农村)、安庆、黄山(含农村)、宣城(含农村)等8个城市的2500名未成年人调查的基础上,描述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演变的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7.
8.
在由安徽省人事厅、安徽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的2003-2005年度新版图书的评选中,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编辑部组编的《心性与德性——孟子伦理思想的现代阐释》、《现代性的追求与批评——柏格森与中国近代哲学》、《太史公生平著作考论》三部图书荣获三等奖。在本届评奖过程中,全省266种出版物参评,101种出版物获奖,获奖数占全省3年出版物总数的1.3%。  相似文献   
9.
祖保泉教授的《中国诗文理论探微》前不久已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310千字。祖保泉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古代文论研究专家,其《文心雕龙》研究、《二十四诗品》研究和词学研究等方面都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本书集作者这三方面的研究心得之大成,内容分上、中、下三编:  相似文献   
10.
张传开教授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2007年12月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作者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发展,在总结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诸多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哲学范畴理论及其构架;第二章和第三章论述了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四章概述了我国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贡献;第五章阐述了当代西方哲学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的启示。本书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高度,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理论的构架及其在当代的发展;注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建设性的对话,厘清两者之间的界限,认为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真正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班社)《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在当代的发展》出版@班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