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久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着教学设计。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使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的“拥有者”“传授者”的潜在意识不断得到强化。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鼓舞者”和“帮助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为我们需要培养的是更具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自主意识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快乐、高效的儿童情境学习是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36年来实践与研究的核心。围绕这一核心,她“顺应儿童天性,从美入手”,让儿童在关的情境中带着愉悦的情绪投入学习;进而“突出情感与认知结合”使儿童已激起的情绪伴随学习过程:并通过各种“儿童主体的活动”促其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其间关注儿童的思维,鼓励想象。以尽早开发儿童潜能,培养创造力。李吉林老师的探索不仅为儿童快乐高效学习揭示出一条基本路径.减轻了儿童的负担,其研究历程本身也表明儿童的学习面貌是与教师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3.
开始于1978年的“情境教育”实验,已经走过了三十个年头,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构建了自成体系的情境教学理论框架及操作模式,拥有了自己的研究队伍。它的创建者是江苏省南通师范二附小特级教师李吉林。她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情智交融的教育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把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4.
习作要求这次作文不出题目,请你自由写,详见人教社小学《语文》第十册积累·运用七。习作指导这次作文不出题目,可以自由写。老师就从写人写事这一角度出发,谈谈怎样用几件事来写好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徐本禹自述     
我们有很多理由让自己变得麻木,也有很多理由让各种各样的欲望和诱惑把我们掏空,但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感动。或许有一些读者朋友已通过其他媒介读到过这篇文章,但我们还是决定将其全文刊发,因为我们需要感动,并希望这种感动在广大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再一次得到延续,也希望能借此引起社会各界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更为广泛和深切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7.
“李吉林情境教育国际论坛”于2008年11月22日至24日在江苏南通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及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师范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的近百名教育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专家们从心理学、脑科学、教学论、情感教育等诸多领域对情境教育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遵循儿童认识规律,彰显中国文化特色;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前景十分广阔,应当使之更好地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个被称为情绪智力的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对人生的重要性。目前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反映到教育领域那就是对传统的以认知为核心,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主智教育的批判,和对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呼唤。然而相对于有形的知识,情绪、情感似乎比较难于把握,它们从何处而生?在课堂教学中的  相似文献   
9.
高阶思维是一系列认知成分协同作用的复杂思维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凭借情境整合学习任务,铺设思维进阶之梯;引导儿童在情境中探究、反思;引领儿童通过操作、想象参与模型建构。这可促进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逐步演进。  相似文献   
10.
一、成果档案成果名称: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主持人及主要成员:李吉林研究起止时间:1978年10月——至今二、成果简介情境教育通过30多年实践研究探索出:"择美构境,以境生情,以情启智,情感与认知结合,引导儿童在境中学、思、行、冶,促其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吸纳古代文论"意境说"的理论滋养,提炼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其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决定了儿童主动学、乐学的必然性。同时借鉴先进教育理论,使其既具本土文化特色,又富时代气息。情境教育从解决课堂实际问题入手,由语文到各科,最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