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部):舆论导向把握得好,可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把握得不好,会涣散人心,激化矛盾。这些道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社会新闻?在不同的时期,新闻界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是不同的,但似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十多年前,社会新闻的概念是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确切地说,就是发生在街头巷尾、市民生活中间的新闻,题材不大,社会意义也不大。随着媒体对社会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加之读者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以前那样的俗气、土气、小气的社会新闻的概念被逐渐淡化,众多媒体都打出了各自关于社会新闻的概念。虽然这个概念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方向是一致的,那就是,当代社会新闻应当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是贴近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的新闻,来自于读者而又对读者有深刻启发作用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确定起步训练的三段目标 一是训练读准字音。 一年级才入学的小学生,在接受了入学教育,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接着要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认识汉字,读准字音便成了练习朗读的起始训练。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初次接触汉字,学习读准字音。在看图的基础上,分析音节的读音和汉字的字形。教学中要以拼音为工具,以直呼音节为桥梁,达到读准字音“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的目标,为今后朗读注音语言文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熊晓燕 《教育导刊》2004,(21):53-55
入世后的服装企业面临全球性的机遇和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要在激烈的服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品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我国服装的出口量逐渐增大,有利于贸易与品牌经营为一体的企业.也必将增加我国服装企业的竞争意识,推动他们在企划、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上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提高品牌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国内的服装企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发展。如何树立、把握、运作服装品牌是现代服装市场最直接面临的问题,也是现代服装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现实需要,也是新形势下在大学生中推动科学发展观大学习、大普及的客观需要。推进科学发展观进专业课堂要取得实效,必须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为前提,以队伍建设为保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做好试点,选好课程是关键。课程的选择要"因课制宜",不能搞一刀切;要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章节,找准切入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稳定、有序地深入推广,新课程标准带来的新鲜空气,使我们的音乐课堂焕然一新,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一时间,音乐教室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充满欢乐,音乐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土,而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在一次次的实践中收获着惊喜.然而,在惊喜之余,我们却感觉似乎少了些什么.新颖的教学方式、精彩的教学活动固然重要,但它光彩夺目,绚丽耀眼,也容易让老师和学生迷失方向,一不小心就会进入误区.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还音乐课堂一片“静”土,构建动静结合、张弛有度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育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可见,"好"课堂的首要标准就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发展的空间,对于教师而言,怎么样帮助音乐学困生积极投入课堂活动就成了一门大学问。本文中,从三个方面简单阐述了关注学困生的方式。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共同努力,把音乐课堂变成每个孩子的乐园。  相似文献   
8.
熊晓燕 《学周刊C版》2014,(4):195-195
课程标准大纲关于音乐课程的目标是希望教师能够将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在兴趣的积极推动下,主动学习音乐。教师要注重音乐课程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许多实行了按类招生的地方高校都先后进行了专业分流的试点。专业分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教学管理、资源配置、专业布局和学生个性的满足等方方面面。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对地方高校专业分流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专业分流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主要表现在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三个方面。而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外化形式突出,容易被人们所认识,但过重的心理负担内隐性强,则不易被人们所了解。因此,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主要表现在,畏惧和厌烦学习,把学习视为迫不得已的很痛苦的事情。儿童从入小学开始,就承受着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一定要考上重点中学,一定要得高分,这样才有希望上大学。从小学到中学,学生都觉得是家长和老师要他学习,而不是自己要学习,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