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6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荷兰的阅读推广活动,在分析荷兰各地区阅读推广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尤其是利用图书馆推动阅读推广活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新教材的“新”,最根本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适应并掌握新教材,成了新课程计划能否实现的关键。新课程标准的江苏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实验发现:教材内容的生活性,能引领教师转变课堂教学功能;教材文本的对话性,能引领教师走向“平等中的首席”;教材结构的开放性,能引领教师在教学即兴中超越。该实践证明:教学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定教学内容和目标的大方向。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好教材,能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主要工柞是教学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教学管理方法改革相关,但是,笔者认为,这些方面的改革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尤其没能解决文化成绩较差生源学校的教学质量问题。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南京市锁金村中学和南京行知实验中学分流教育实验表明;教学改革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系统,必须突破单一的升学教育模式,建立起面向社会需要、与教育对象及其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分流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改革才能落在实处,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4.
学校评价的组织管理方法,主要是指设置评价机构、组织评价人员、制订评价方案、提出评价计划、确立评价制度的方法,以及对评价机构、评价人员、评价计划、评价过程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木方法。实践表明:同样的评价指标,同样的评价标准,同样的评价指导思想,评价效果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评价组织管理方法及其掌握的程度不同所致。没有评价的组织管理,就无法实施评价;没有评价的组织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主要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提高教学质量,近几年来,关于教学思想、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制度和教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已有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并成为教学管理论坛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固然与以上诸方面的改革相关,但是,这些方面的改革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问题,尤其没能解决生源文化成绩较差这类学校教学质量的问题。怎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南京市锁金村中学和南京行知实验中学分流教育实验表明:教学改革必须突  相似文献   
6.
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体现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归宿。然而,道德教育怎样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始终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道难题。朱小蔓主编的《快乐歌——道德学习童谣》,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并创设出让儿童在自唱自乐中感悟道德快乐,唤醒儿童道德良知,启迪儿童道德智慧,进而提升道德品质、形成道德行为、追求和构建美好生活的儿童道德学习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实验正进入由“形似”向“神似”转换的阶段,众多表面程式化的问题面临科学理性的挑战。小班化教育环境的效益问题、小班化教学的“大班模式”问题、学校“特色”与学生个体“特长”游离问题、“小班化”的教育政策配套等问题,已构成了小班化实验深入推进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颁布与推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面对未成年人身上的一些问题,道德“滑坡”的言论甚多。为了更好的了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展的实际状况,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对江苏省的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进行了广泛调查。调查采用学生问卷方式,范围涉及淮安市、镇江市、南京市  相似文献   
9.
道德学习是我国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时代新命题。儿童的道德学习应以乐为原动力,以生活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一这种在儿童真实的道德成长过程中引导儿童自主学习道德的路径,赋予了儿童道德生命发展的主动权,有效地唤醒了儿童道德学习的潜能。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就业预备教育模式研究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潘慧芳自国家教委颁发《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以来,普通高中分流教育已成为普教改革的热点之一。分析已出现的“二·一分段,高三分流”、“一·二分段,高二分流”、“三年一贯,分科选修”、“三加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