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20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述了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建立"工程图书馆"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的现状;阐述了"工程图书馆"建设的指导思想、设计理念、构建思路和内容;阐明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具体应用;指出建设好开放的"工程图书馆"有助于大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及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工程图书馆"的概念,阐述了工程图书馆的内涵、设计理念及内容构建,并对在"三段式"<工程训练>系列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及效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DEFORM、ANSYS有限元模拟软件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思想,并以熔焊以及锻造、拉深、挤压等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为典型实例,介绍TDEFORM、ANSYS商业有限元模拟软件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4.
构建基于大工程观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资源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今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论述了基于大工程观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媒体资源库建设的必要性及其作用,阐述了媒体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构建内容,指出建设好课程媒体资源库有助于学生大工程意识的建立及工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从高等工程教育的功能浅谈工程训练的教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可以分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教育,高等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高等工程教育在注重工程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兼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工程训练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工程实践教学载体,其教育目标应该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健康学生的心理,净化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6.
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在实践平台上实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和高度统一。对创新人才而言,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素质是创新的条件,能力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点燃创新激情的文化,需要训练创新思维的舞台,需要滋生创新思想的土壤,需要培养创新兴趣的氛围。笔者论述了创新人才的内涵及特征,并从知识结构、素质培养、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和创新文化方面阐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7.
"三段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由工程认识、工程实践和工程综合组成。以生物医用支架为媒介,建立一个体现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有机结合,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工程和机械制造工程交叉融合的教学载体,以期使工程训练的教学内容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8.
基于系统论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系统论的基本思想对于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指导意义,并以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为案例,介绍了系统论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创建“工程训练”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训练"国家级精品课的建设实践,阐述了理论研究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分析了该课程的建设理念、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卓越工程师培养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关系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卓越工程师的思维特征在其创造性的工程实践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介绍了思维的基本方式以及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和工程思维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深入剖析了卓越工程师工程思维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创造性思维是卓越工程师的核心特征。最后,简单探讨了卓越工程师工程思维培养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