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语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语文是全国各类高校面对非中文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公共课,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个专业(中文专业除外)必考的一门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倡,该课程理应受到更多的重视。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大学语文的教学遭遇到了困境:学校不重视,学生不愿学,老师也不愿教,课程的考核制度极不合理。我们认为,要想走出困境:首先要为大学语文"正名";其次高校要重视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建设;再次要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最后,还要限制班级人数。  相似文献   
2.
“喜刷刷”一词是由歌名《嘻唰唰》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歌曲《嘻唰唰》的走红,“喜刷刷”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它的词义、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展开来。不是所有的流行词语都会最终被社会认同,“喜刷刷”同样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中是否存在“AB”结构定语后置这一语言现象,语法学家们一直在探讨,至今仍有分歧。本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阐明定语后置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反义同词现象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探寻其渊源、考察其成因,才能揭示其规律.本文试就反义同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喜刷刷"一词是由歌名<嘻唰唰>发展演变而来的.随着歌曲<嘻唰唰>的走红,"喜刷刷"的应用范围随之扩大,它的词义、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展开来.不是所有的流行词语都会最终被社会认同,"喜刷刷"同样要经受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宿松话疑问代词“么”的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和“怎么”,这是颇为独特的。本文对宿松话 “么”的用法进行了详细的描写。  相似文献   
7.
从“无毒不丈夫”谈反义同词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义同词现象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语言现象,是汉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我们必须探寻其渊源、考察其成因,才能揭示其规律。本文试就反义同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