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9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昝娟娟 《考试周刊》2011,(66):32-33
“对话”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目前已经成为教学论的重要研究对象。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并使之真正系统化、理论化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关系是一种对话关系。人是一种言语交往的存在,是一种对话的存在。在巴赫金之后.“对话”这个具有多元价值的术语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并活跃于人文主义者的视野之中。  相似文献   
2.
《我心归去》是韩少功《访法散记》中的一篇,被选入《苏教版语文新课标教材(必修一)》。这篇散文因其对家园之思的独特表述和极强的哲理性而为人称道。读完之后,我被深深吸引,文中有不少让我为之震撼之处,细细读来更是妙不可言。  相似文献   
3.
说起作文,许多中学生会觉得头痛,不是词不达意,就是言之无物,虽然用了九牛二虎之力,但连自己读了都觉得很失败。 作为文学社的指导老师和校报莹石园地的编辑,在认真研读大量学生作品之后,笔者认为,学生作文获得成功的奥秘要具备以下几个特质:  相似文献   
4.
在晏殊的闲雅而有情思的《珠玉词》中,《蝶恋花》以其清雅之气、深挚之情而动人心扉。在苏教版必修四教学参考中对这首词的上阙有这样的鉴赏:“上阙之中,‘槛菊愁烟兰泣露’,此皆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燕子双飞’,‘明月穿户’,皆是令人悲愁恨恼之物,皆以乐景写悲,以无情反衬有情。前者在艺术上可称作烘托、共鸣的手法,后者在艺术中可称作反衬、对比的手法。”在这里出现了古典诗词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乐景写哀情。  相似文献   
5.
他是个让我大伤脑筋的男孩子。他个子不高,消瘦,面容憔悴,表情看上去也有些木讷。他很少开口讲话,即便说了,语速也是缓慢的,思路也显得混乱。他总是默默地、独自蜷缩在教室的一角,似乎要把自己封闭起来。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一)知识点:1、体会散文情景理的完美结合。2、感受文章语言的简洁清丽之美。(二)技能点: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三)德育点:1、体会茨威格对伟人托尔斯泰的崇敬之情。2、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7.
8.
在富有灵性的语文新课程中,阅读不能远离文本。但在当下的阅读教学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却因为"距离"而没有了阅读的"美"。  相似文献   
9.
作为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各自闪耀着不同色调的光芒。诗仙李白是“盛唐之音”的最典型的代表,他那些充满了少年精神的诗篇至今仍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而诗圣杜甫却经历着从天宝中期就开始的社会衰败和安史之乱,留给后人的则是一个穷愁潦倒的诗人形象和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史”的壮丽诗篇。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以其灵动飞扬的想象开创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语言世界,本文主要是从小说的别致开头入手,去破解其中所蕴含的丰富象征意蕴.正是弥散在字里行间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独特韵味才构成了独特的张氏情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