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9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层面却越来越让人担忧。人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先辈留下的真善美的真谛,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渐行渐远。从美育的角度来诠释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并进而阐述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贵珍 《考试周刊》2011,(89):136-137
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网络化,软件课程的学习也成了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尤其是高职高专很多专业都要学习软件课程,在很多专业课中软件课程是主干必修课。为了适应高职教学模式,软件课程的学习一般是阶段性的.学习周期不长,但是门类较多。要想在短期内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一个软件的应用,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素质,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入学新生和在校学生总数也逐年大幅增加.这给学校的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学生中也出现一些新情况.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学生大量重修的出现.特别是化类专业学生.这类现象出现的较多.由此带来的学生学籍异动问题占每学年学籍处理的90%以上。在这里学籍异动包括延长学制和退学这两部分.对这部分学籍异动学生的正确引导和管理巳成为每个学院管理的重点。因管理引导不利,会导致学生在下一年的学籍处理中面临退学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张贵珍  刘宪斌 《文教资料》2008,(29):133-134
党的十七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的行动纲领,作为当代中国大学生,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具备生态文明意识和观念,这就对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应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走进档案馆,掌握基本的搜集历史资料和处理有效信息的方法,促进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实践证明,依托档案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  相似文献   
6.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强调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但重点是青少年。”中学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所在。探讨中学图书馆如何凭借藏有大量古今中外书刊资料的优势,在学校整个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自己特殊的功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贵珍 《考试周刊》2014,(79):22-22
<正>一、新教材教学存在的问题1.词汇教学中学生似"惊弓之鸟",教师则"草木皆兵"。这种倾向导致教师每节课都要花大量时间讲词汇,且就词讲词,没有把词汇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可以说学生学到的只是死词,即词的读音及拼写形成而已,而将最重要的一点——词的用法,抛到了一边,仅仅是量的增加,并没有运用能力的提高。整套新的教材中有209个常用动词,平均每个年级35个。所以就动词而言,教师要以这三十个动词为主教学,不要漫无边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教高[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及我国加入WTO后的需要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通过双语教学、英语授课、使用原版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的外语水平,使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而且还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中要求各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 由于目前国内双语教学刚刚起步,没有现成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最大限度地展现了米开朗琪罗绘画的宏伟气魄。他以精妙的艺术手法、高超的绘画技法在一个个静止的画面中表现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与生动活现的场景。画面的结构美、意境美以及富于节奏韵律的色彩美,再现着那个沸腾时代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校考务管理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验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反映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窗口,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通过考试可以获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状况、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