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文化教育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职业教育独特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精准对接着乡村振兴各领域、各要素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逻辑必然。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实践中既有思维理念滞后、自身能力不足等内源性问题,也有法制制度供给不足、社会力量参与缺乏等外源性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迫切需求。为此,亟需转变思维方式,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破解关键环节难题,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发挥政府"元治理"主体作用,构建多元协同参与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从而突破农村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及其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困境,从根本上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开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矿井安全开采的重要环节,与井下工人安全与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对矿井的正常生产及资源的安全开采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从自然风压评价、基础资料评价、测风评价、系统评价和管理评价五个方面谈起,简要分析了煤矿通风安全评价的要点和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性做出对应的防治措施,对煤矿进行通风安全评价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系统,实施主体多元、利益诉求多样,政府、涉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学生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活动的核心动力机制,影响着动力的生成。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发育缓慢,利益相关者作用力不均衡、话语权式微及配套政策制度建设滞后,亟须构建基于共商、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理念的动力生成聚合机制、一主多元共治机制、利益平衡调节机制、动力系统保障机制,促进农村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5.
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1+X证书制度对于凸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动人才评价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构建国家资历框架和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作为1+X证书制度的先期试点单位和实施主体,高职院校要在充分认识其创新价值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从高度、深度、广度和精度上准确把握其实施的应然方向和基本要求,针对当前1+X证书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理念认同、制度支持的实施环境,建设标准统一、书证融通的实施架构,重塑教育目标、重构教学体系的实施内容,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实施机制,进而促进1+X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有效落地。  相似文献   
6.
工匠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应有之义和价值诉求,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规律、基础与条件,需要从环境、制度、文化、价值观等方面构建工匠精神生成的生态系统和体制机制,将工匠精神置于工匠文化体系中全面认知和系统培育,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物态环境文化、师生言行文化、治理体制文化、价值观文化。  相似文献   
7.
人的思想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发展规律影响。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扰、产生的冲突,多是源于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