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文化教育   1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现状,研究了高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高职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并在高职院校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最后对该课程的改革实践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高职数学实验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数学实验课的现状,研究了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提出了适合高职教学的模式,并在高职院校进行了初步的实践,最后提出了目前高职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基于岗位创新的高职课程开发与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出基于岗位创新的高职课程开发,在继续坚持工作任务导向的同时,突出岗位的创新需求。  相似文献   
4.
煤气发生炉是连轧厂最为重要的辅助设备之一,为连轧厂蓄热式加热炉提供高效、清洁的煤气,煤气发生炉的正常运行直接关系着后续的生产;为了实现对煤气发生炉进行有效的控制,设计了基于iFIX组态监控软件的实时监控系统,通过MPI电缆实时采集S7-300PLC的各种信号——煤气温度、汽包压力、饱和温度、鼓风压力等,并实现自动控制,实时显示和超限报警,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电梯设计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周期长和非标件拓扑变更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G NX的家用电梯轿厢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家用电梯轿厢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将各零部件按不同功能进行分类。在分析零部件主要尺寸,并总结各部件尺寸与井道尺寸的关联性后,使用UG NX软件工具,以井道尺寸和轿厢高度尺寸为主要控制参数,采用自上而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进行建模,再采用表达式技术进行参数布局和骨架模型设计,以实现家用电梯轿厢的参数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师生关系乃学校教育教学之根本,也是教育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所关注的焦点。传统教育"师尊生卑"中教师的威严随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始受到动摇,师生冲突日益凸显。高职教育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面对高职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从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师生矛盾,构建和谐、平等和创新的师生关系。这对于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谐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下,高职教育人才定位由培养一般的操作技能型人才到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变,中高职职业教育衔接成为当前必然选择。课程衔接在中高职教育衔接中是最为关键的,但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创新中高职衔接思维,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打通中高职衔接教学模式,促使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课程实现无缝衔接,实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作为浙江省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中通过剖析电子产品生产企业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按职业岗位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建立理论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了基于职业岗位的理实一体化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打破了原来的学科式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融人岗位实践之中重组教学内容,适应了高职学生乐于动手的特点,更好地兼顾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这种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其他工科专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第二课堂”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工作方式和沟通机制,是对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开放式实训室这个大学生创新平台,为第二课堂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如电子设计中的嵌入式系统应用,通过组织学生创新团队,设立专门的训练项目,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多种设计方案的训练,并建立了良好的奖惩体制,通过这几年的运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在大学生电子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数控车床实训课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知识和能力结构不清晰、教学策略不科学、各环节衔接性不强等问题,基于OBE工程教育理念,设置教学课程体系,确定教学策略,开发并实施课程评估体系,根据评估的结果修订教学策略,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教学生态系统,最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