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振动时效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振动时效的机理。结合生产实际概述了振动时效的应用及效果评定方法。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振动时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在电火花自动强化过程中,选择正确的电极压力F是保证电弧燃烧稳定和涂层均匀性、连续性的重要因素。通过调节电磁吸力Fa和电极振动分力Fx,即可调节电极压力F,使它们之间相匹配,则电火花自动强化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轧辊表面修复与强化的技术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轧辊是轧机中的关键零件,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这里介绍了国内外轧辊表面修复与强化的几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轧辊失效方式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轧辊存在剥落、断裂、裂纹等几种失效方式,并重点分析了轧辊剥落和断裂产生的机理,为分析生产实践中轧辊失效原因和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以提高轧辊使用寿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超  朱世根  顾伟生  骆祎岚 《热加工工艺》2012,41(20):126-128,137
采用火焰喷涂技术在白口铸铁表面获得厚0.2mm的WC-12Co涂层,并对其进行微弧强化.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式对强化前后的涂层/基体界面处进行了显微形貌观察分析和组织结构分析,同时对试样进行了热震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微弧强化后,涂层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涂层与基体结合处产生冶金过渡层,局部区域形成冶金结合,提高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6.
电火花自动强化研究过程中,观察到了火花放电时电弧飘移的现象,运用焊接电弧的阴极斑点原理解释了此现象。并揭示电弧漂移现象与电极压力、线速度、电容量及电极尺寸等参数有关。通过研究可知,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可解决电弧飘移导致的强化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7.
以GCr 15钢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单边双电极的电接触淬火设备对试样进行表面淬火处理.通过金相观察分析了各工艺参数对淬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功率40 kW、工件线速度0.1 m/min、电极压力2000N的淬火参数下,工件表层由球化退火组织转化为细小的隐针马氏体,淬硬区平均硬度为834 HV0.2.表明单边双电极电接触表面淬火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8.
铸铁轧辊调整残余应力的传统方法中,自然时效周期长、积压资金,已逐步淘汰;热处理时效效果好,但能耗大;振动时效能耗小、效率高,但效果不稳定.采用热时效和振动时效相结合的热振复合时效处理技术,发挥两种时效方式的优点,有意识地利用轧辊生命周期中各环节的热量和时间,进行振动处理,不附加时效能量和时效时间,提高时效效果.热振复合时效处理技术是铸铁轧辊调整残余应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火花表面强化的原理及特点,概述了电火花表面强化设备的现状,最后讨论了电火花表面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灰铸铁表面喷涂WC/Co涂层的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超音速火焰喷涂方法在灰口铸铁表面进行了WC/Co涂层的喷涂,对灰铸铁表面及在其上喷涂的WC/Co涂层摩擦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铸铁表面用超音速喷涂涂层后,耐磨性大大提高,喷涂的WC/Co涂层磨损机理表现为微观剥落,而灰铸铁基底材料则表现为磨粒磨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