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研究齿轮传动系统中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和轴承纵向响应,建立了三自由度单级直齿轮副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变步长4-5阶Runge-kutta法,对系统运动的状态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并构建了系统的Poincaré截面,得到了系统的分岔图。结合系统最大Lyapunov指数谱、Poincaré映射图及FFT频谱图,分析了系统在激励频率变化时的动力学特性,发现系统在不同激励频率下会发生Hopf分岔、鞍结分岔及倍化分岔,给出了系统的分岔值,分别得到了系统经Hopf分岔和鞍结分岔通向混沌运动的两种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齿轮传动系统中齿侧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综合考虑齿侧间隙、时变啮合刚度、综合啮合误差和轴承纵向响应,建立了三自由度单级直齿轮副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变步长4-5阶Runge-Kutta法,对系统运动的状态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构建了系统的Poincaré截面,得到了系统的分岔图。结合系统相图、Poincaré映射图及FFT频谱图,分析了系统在激励频率变化时的动力学特性,发现系统在不同激励频率下会发生Hopf分岔、环面倍化、擦切分岔及倍化分岔。  相似文献   
3.
安棚地区位于泌阳凹陷东南部 ,来自南部陡坡的扇三角洲砂体由南向北展布 ,与继承性发育的鼻状构造背景配置形成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深层系储层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 ,成岩演化阶段进入晚成岩 B期 ,储层物性差 ,呈低孔低渗特征 ,平均孔隙度为 4 .5 3% ,平均渗透率为 1 .0 9× 1 0 - 3 μm2 。但微裂缝较发育 ,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形成正常原油、挥发性原油、凝析油气及天然气等多种类型的低孔低渗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针对安棚地区特低孔特低渗且天然裂缝分布不均一的油藏地质特点,进行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及地应力特征研究,优化了水力裂缝和压裂液体系,优选了支撑剂,优化后的支撑半缝长为110-150m,优越出羟丙基胍胶+有机硼交联剂+胶囊破胶剂等低伤害压裂液体及高密高强或低密中强的陶粒支撑剂,现场实施后,泌252井日产油提高21倍多,泌253井日产气提高近92倍,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5.
泌阳凹陷安棚地区储层呈低孔低渗特征,微裂缝发育,油气层常规试油产量较低,以往压裂增产效果不太理想。近期通过开展地应力、压裂液体系、支撑剂、水力压裂优化设计、油藏工程等压裂技术研究和评价,研制出一套适合本区储层特征和勘探阶段的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实施增产效果显著,使该区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发现和探明了1000×104t级储量的油田,为国内同类低孔低渗油田增储上产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通过SLP法对机车转向架组装的设施布局设计进行了研究。分析影响转向架组装作业的生产物流和非生产物流因素,得到了转向架组装各作业单元的综合关系相关表和综合关系排序,随后结合各作业单位的占地面积得到了作业单位面积拓扑图。  相似文献   
7.
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物性特征及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焉耆盆地八道湾组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认为八道湾组储层孔隙不发育,储集空间以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残余粒内溶孔,裂缝为主,属低孔,低渗-特征渗储层,并对八道湾组储发育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储层发育的状况,以压汞参数作为储层定性评价的定量指标,把焉耆盆地侏罗系八道湾组的储层分为5类,并指出了步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8.
考虑齿面接触温度的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齿轮啮合过程中齿面接触温度对系统动力学的影响,基于Block闪温理论,计算主、从动轮的齿面闪温,推导齿面接触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计算由齿面接触温度变化导致的齿廓形变;通过Hertz接触理论,推导随齿面接触温度变化的啮合刚度的表达式。建立综合考虑齿面接触温度、时变啮合刚度、齿面摩擦、齿侧间隙、综合啮合误差等因素的单级直齿圆柱齿轮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对该模型进行研究,分析摩擦因数、载荷对齿面闪温的影响及系统的动力学特性。计算结果显示,齿面闪温在齿根和齿顶啮合时达到最大,而在节点附近接近于零。这表明所提出的齿面闪温计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齿轮啮合时的温度变化和滑动情况,该方法在计算齿面温度变化时其基本规律是正确的。对比考虑齿面接触温度与否的分岔图发现,齿面接触温度对系统动力学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苟向锋  陈代林 《工程力学》2014,31(11):211-217
建立考虑齿侧间隙、啮合刚度和传递误差波动的直齿圆柱齿轮-转子系统模型,分析齿轮副的扭转振动。根据齿轮的基本参数,计算了齿轮副的时变啮合刚度、啮合阻尼等动力学参数。通过计算系统的分岔图、频谱瀑布图、最大Lyapunov指数谱和扭转位移-时间映像,得到了系统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频谱特性和时域特性的变化规律,分析概周期运动下齿轮副出现的连续频谱特性和渐变失稳的时域特征。通过计算双参数平面上动力学分布图,得到了系统在双参数变化时的周期和非周期运动的分布规律和分岔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