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为探讨自然发酵酸鱼中微生物群落与理化性质的关系,对自然发酵酸鱼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酸鱼中的微生物多样性,根据Spearman相关系数探究优势微生物与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自然发酵酸鱼的pH值、总酸、氨基酸态氮、挥发性盐基氮和丙二醛的含量分别为4.28~4.38、3.37%~3.86%、0.62 g/100 g~0.69 g/100 g、30.51 mg/100 g~37.10 mg/100 g和1.81 mg/kg~2.72 mg/kg;检测出苯乙胺、腐胺、尸胺、组胺和酪胺5种生物胺。微生物多样性结果显示乳杆菌属和梭菌属是主要的细菌属;哈萨克斯坦酵母属是主要的真菌属。相关性分析显示乳杆菌属、哈萨克斯坦酵母属与氨基酸态氮呈正相关,而与挥发性盐基氮、丙二醛、组胺和尸胺均呈负相关。该研究揭示乳杆菌属和哈萨克斯坦酵母属在酸鱼品质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筛选功能性微生物用于酸鱼发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所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确保变电所继电保护装置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对于电力系统、功能和结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阐述变电所继电保护构成系统的基础上,就其改造与调试的核心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有利于变电所继电保护改造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水产品具有的腥味物质会对其产业化生产引发不利影响,腥臭味问题成为水产品加工与销售的一大限制性因素.该文对近几年国内外关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形成机理以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多方面脱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类脱腥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为今后水产品腥味物质的脱除与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