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介绍双循环摆线啮合共轭齿廓基础上,论述了用展成法磨削内转子齿形的原理,磨削方法,最佳运动方案,机床调整及砂轮的修整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双循环摆线的概念目前,摆线转子泵中所用的内啮合齿轮副,多为一齿差的摆线圆弧啮合,它相当于摆线针轮传动。图1所示即为此种啮合,其内转子齿数Z_1=6,齿廓C_1为短幅外摆线的等距曲线,每一枝整幅摆线为一个齿。外转子齿数Z_2=7,齿廓C_2为圆孤,每一段圆弧为一个齿,  相似文献   
3.
数据素养是大数据时代的一种基本素养,包括数码探究意识、技能和道德体认三个维度。基本的数据素养就是一种“随手拍”地使用计算机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如何发展的,如何与科学探究的不同层级建立联系的呢?下面的两篇案例,从随手拍到数学建模,体现了数据素养在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此外,从改变课堂教学的主流范式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数字赋能的课堂变革”的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如何控制软土密集城区中深基坑工程的安全稳定和变形,避免由于基坑卸载变形过大导致周边环境和设施的沉陷、开裂、破坏,已经成为目前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笔者多年工作经验给给出了控制基坑变形的建议,相信本文的分析将在同行们加深基坑变形的认识方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仅就双循环摆线内啮合齿轮(内、外齿轮)的测量问题,提出了用齿厚游标卡尺来测量外齿轮分度圆弦齿厚和用钢球或园棒测量内齿轮齿厚的方法。并推导出计算公式和对每种测量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而看出这种测量方法,灵敏度高、量具简单、测量方便。因此,是一种很实用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海上高产高含蜡油气井测试工艺优化方案,以东海西湖凹陷某井测试作业中所暴露出的问题为导向,开展西湖高产高含蜡储集层测试问题原因分析和国内外技术调研,同时进行了测试管柱和地面测试流程的流动性保障技术研究及原油燃烧保障技术研究。研究表明地面流程结蜡、大油嘴放喷返排出大颗粒碎屑及大产量原油燃烧导致燃烧头损坏是影响测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测试管柱、地面测试流程及燃烧保障等进行工艺优化,以解决高产高含蜡油气井测试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双循环摆线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参数的计算及其性能特点。着重分析探讨双循环摆线内啮合齿轮泵低噪声的优越性。最后简要地探讨双循环摆线内啮合齿轮泵的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8.
旋流除砂器在油气测试现场应用中存在小颗粒固体除砂率低的问题,鉴于此,文章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D)Fluent中的雷诺应力模型(RSM)和离散相模型(DPM)对旋流除砂器内部的流场特性和运动轨迹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对旋流除砂器敏感性参数模拟分析得出:除砂率随着入口流速和工质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且当流速达到10 m/s,颗粒粒径达到5μm时,该型除砂器的除砂率即可达到80%以上,然后基本维持稳定。通过对除砂器结构优化改进,模拟研究发现:将除砂器的圆形入口改为方形入口可以显著提高该型除砂器对小于5μm粒径颗粒的除砂率,且可以有效减小除砂器顶部由于高流速、大粒径造成的颗粒堆积现象,对提高该型设备的现场适用性具有较高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