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7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TDI优化改性苎麻纤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超声条件下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与苎麻原麻、精干麻和麻纱接枝改性的优化工艺条件,并用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和扫描电镜(SEM)对改性后的纤维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以15%质量分数NaOH处理纤维20h,超声条件下浓硫酸为催化剂,浴比1∶30,苎麻原麻与TDI接枝反应最优化的实验条件是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8h,TDI(mL)与麻纤维(g)的用量比为0.5∶1,接枝率达23.4%.精干麻与TDI接枝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10h,TDI(mL)与原麻(g)的用量比为2∶1,接枝率达44.7%.苎麻纱线与TDI接枝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h,TDI(mL)与麻纤维(g)的用量比为1∶1,接枝率可达39.6%.  相似文献   
2.
利用预制体浸渗法制备苎麻纤维织物遗态结构Al2O3-Cu复合材料,分析氧化浸渍次数、还原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物理性能、显微组织和断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化浸渍次数的增加和还原烧结温度的升高,试样浸渍率升高,显气孔率下降,拉伸性能逐步改善。二次氧化浸渍,1 020℃还原烧结成型试样,浸渍率81. 58%,显气孔率30. 84%,拉伸强度10. 73 MPa。一次氧化浸渍还原烧结试样主要发生的是脆性断裂,二次氧化浸渍还原烧结试样拉伸断裂主要形式是沿晶断裂、穿晶断裂以及晶粒的拔出。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苎麻原麻和碱麻为增强体,KH550为偶联剂,制备了苎麻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偶联剂用量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拉伸断口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当纤维的质量分数为50%,偶联剂用量为2%时,原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72.9MPa,弯曲强度达365.4MPa;当纤维的质量分数为50%,偶联剂用量为3%时,碱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拉伸性能,拉伸强度为117.3MPa;当纤维的质量分数为40%,偶联剂用量为3%时,碱麻/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弯曲性能,弯曲强度达293.2MPa。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秩检验研究管理学院宿舍因素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得出学风建设的一个工作领域以及努力的方向.整体上,宿舍学业成绩差异不具有统计显著性,但在不同专业、四年的不同学习阶段成绩差异却显示不同状况:工管、信管和人力专业显著性逐渐增强,会计、国贸和营销始终保持显著性,行管专业则无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预制体浸渗法制备苎麻纤维织物遗态结构Al_2O_3-Cu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仪研究复合材料的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并进行拉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l_2O_3陶瓷预制体完整地保留了苎麻纤维织物遗态结构,经氧化浸渍形成了由CuO和偏铝酸亚铜(CuAlO_2)包覆Al_2O_3为组织特征的柱状铆接结构。经1020℃还原烧结,Cu相与本体Al_2O_3相和析出CuAlO_2相共融互渗,形成了由Cu保护层覆盖、以交叉片状组织(Cu+Al_2O_3+CuAlO_2)为内衬的Al_2O_3-Cu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为10.73MPa。  相似文献   
6.
以L-乳酸为原料,通过预聚合和固相聚合合成了聚乳酸,并研究了其热降解性.实验结果表明:(1)预聚合的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8h,采用复合催化剂,总用量在0.5%~0.7%之间;反应压强1000Pa,预聚物重均分子量在5000左右,熔点145℃~150℃.(2)固相聚合反应温度低于预聚物熔点5℃,时间30 h,可得重均分子量13.765万的聚乳酸.(3)聚乳酸产品干燥时间4h,熔融温度180℃,熔融时间20min,抗氧剂用量0.3%时,聚乳酸的降解率最小约为40%.  相似文献   
7.
分别以苎麻原麻和碱处理的原麻(碱麻)为增强体,KH550为偶联剂,制备了苎麻增强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探讨了偶联剂用量和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材料的断面进行了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原彬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132.6MPa,弯曲强度达364.6MPa;碱彬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拉伸强度迭116.5MPa,弯曲强度达297.7MPa.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