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阐述了6000t/h取料机液压系统的故障分类、常用检测方法,详细介绍了该取料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工厂实际,针对高韧性耐低温冲击球墨铸铁风电铸件的生产,从原材料选择、化学成分及熔炼过程的控制、球化剂选择,球化孕育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控制,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良好的风电铸件.  相似文献   
4.
分析离心铸造某型船用柴油机缸套白斑云斑缺陷的形成机理后认为:白斑是由浇注过程中浇注槽底聚集的铁豆掉入型腔对周围铁液激冷析出奥氏体枝晶以及铁液过冷所析出的粗大奥氏体偏聚形成的;云斑是由析出石墨偏聚及不均匀分布导致出现异常组织而形成.采取降低易偏析的Mn、P、S等元素、提高Cu、Ni等无限固溶元素,并改底漏式离心浇注为侧浇式,以及浇注时加入0.2%75FeSi等措施,可明显减少白斑云斑的出现,同时缸套本体抗拉强度提高约20~30MPa,金相组织中粗大石墨和粗大磷共晶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某型船用柴油机机体的铸造工艺,对进水管内部粘砂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形成的粘砂类型为气态渗透粘砂.通过调整铸件内浇口位置和改变芯砂的制作工艺,解决了水管内部粘砂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田永维  王敏刚  郭敏 《铸造技术》2008,29(2):170-173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了工频炉条件下生产大型高强度灰铸铁HT300缸体,厚壁部位易产生裂纹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原铁液的含S量较低,造成孕育的效果比较差,导致厚大部位产生了大量的D、E型过冷石墨和铁素体,晶粒粗大,强度较低。介绍增S剂的使用方法和增S前后的实际对比结果,指出了适量的S范围。  相似文献   
7.
海仑宾馆地处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基地基本上呈正方形,南北向平均长51m,东西向平均长56m,占地面积约为3011m~2(见下图)。宾馆建筑包括一层地下室、六层裙房,三十五层主楼(其中包括一层技术夹层),地面以上总高度为117m。主楼上部结构采用框一剪体系。由于功能上的要求,裙房和主楼之间不设沉降缝,除电梯厅部分为剪力墙及主楼南、北侧局部另加二道剪力墙外,其余均为框架连结,使得整体结构刚度较为合理,且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具有良好的延性。一、桩基设计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地下室近一半面积为停车场和自行车库,其余面积用作冷冻机房、污水处理、应急发电室、锅炉房、洗衣机房等设备用房,故在结  相似文献   
8.
利用树脂砂良好的保温性能,将最小吃砂量保证在200 mm以上,原铁液中的碳控制在3.6%~3.8%,锰含量控制在≤0.1%,终硅控制在2.8%~2.9%,浇注温度控制在1 355~1 365℃,型内保温250 h,可保证某大型船用柴油机体铸态下获得90%以上的铁素体组织,铸件的抗拉强度≥390 MPa、伸长率≥14%、布氏硬度HBW 135~185,同时机体缸孔、凸轮轴孔等区域Ⅰ最大残余应力在±50 N/mm2范围内,内部筋板等区域Ⅱ和区域Ⅲ最大残余应力在±100 N/mm2范围内,满足正常去应力退火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冲入法通过三次孕育,研发了不同Si含量的22t厚大断面(主要壁厚≥100mm)QT500-14风电主机架,分析了熔炼工艺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解决了QT500-14材料因为Si含量升高造成的铸造缺陷。力学性能结合金相组织分析发现:铸件达到了EN-GJS-500-14和客户的规范要求;统计表明,C含量在3.45%~3.50%、Si含量在3.40%~3.45%时,铸件的综合性能最好,抗拉强度542MPa,屈服强度453MPa,延伸率14.5%,硬度178HBW,球化率90%,铁素体基体≥99%,球径为6级且没有任何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10.
王敏刚  郭敏  李骥  李长 《铸造》2015,(3):279-281
利用树脂砂良好的保温性能,将最小吃砂量保证在200 mm以上,原铁液中的碳控制在3.6%~3.8%,锰含量控制在≤0.1%,终硅控制在2.8%~2.9%,浇注温度控制在1 355~1 365℃,型内保温250 h,可保证某大型船用柴油机体铸态下获得90%以上的铁素体组织,铸件的抗拉强度≥390 MPa、伸长率≥14%、布氏硬度HBW 135~185,同时机体缸孔、凸轮轴孔等区域Ⅰ最大残余应力在±50 N/mm2范围内,内部筋板等区域Ⅱ和区域Ⅲ最大残余应力在±100 N/mm2范围内,满足正常去应力退火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