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研究面向Web的访问控制框架基础上,对原有的轻量级目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面向客体的动态授权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权限管理基础设施PMI(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中的多个PMI节点进行逻辑分级,设计了一个适用于卫星通信运控系统的监控系统访问控制框架——面向Web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框架,实现了对监控信息的细粒度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可降解塑料板材挤出机头流道的加工性能和塑化作用,减少机头的制造成本和生产周期,以挤出宽度为280 mm,厚度为25 mm的可降解塑料板材挤出机头流道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挤出板材制品中间出现褶皱断料和整体厚度不均匀问题,先对机头流道建立数学模型,再利用ANSYS-Polyflow仿真分析模块对机头流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据此对原设计板材挤出机头流道的结构进行对比优化设计。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有效减小了机头流道压缩段末端压力过大导致的压力损失,增加了扩张段中间压力,解决了制品中间出现的褶皱断料现象,提高了流道内熔体的整体流动性,使得制品更加均匀紧实,满足设计要求,并为后续流道的结构设计及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强钢薄壁矩形管连续辊弯成型过程中的受力性能及存在的精度、加工硬化等问题,运用专用辊弯成型有限元分析软件COPRA,建立了DP980十机架连续辊弯成型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采取不同的变形分配量对矩形管长短边和圆角处的受力特性进行了研究,重点分析了高强钢薄壁矩形管圆角处不同位置的厚度、材料屈服强度和半径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强钢薄壁矩形管整个截面中圆角中心的材料屈服强度和半径最小;采用不同变形量分配方案的矩形管,方案A (变形量平均分配)圆角厚度增加最大,方案B (小变形→大变形→小变形)圆角厚度、材料屈服强度增加最少,但成型尺寸精度最高。  相似文献   
4.
以“独立挤出”型连续碳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 composite, CCFRC/PLA)3D打印制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柔性的连续碳纤维增强PLA复合材料丝(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filament/PLA, CCFRCF/PLA)送丝机构,研究了打印喷嘴直径与CCFRCF/PLA直径、表面包裹树脂膨胀特性及打印层高的关系,探讨了喷嘴端面直径对打印表面热辐射的影响规律,推导了喷嘴直径的计算公式,求解了最佳喷嘴直径和最佳端面直径。基于设计的打印喷头,采用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探索了打印层高与制件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CCFRC/PLA的抗拉强度与纤维层数呈正相关,并验证了层合板预测模型的有效性,获得了打印层高0.1 mm时CCFRC/PLA抗拉强度的修正系数为0.039,打印层高0.2 mm时,修正系数为0.124,为连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叶松 《安徽建筑》2005,12(1):86-87,92
本文选取清黄高速公路进行了不同虚铺厚度路基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试验研究,提出了虚铺厚度、冲压遍数、冲压沉降率(单级沉降量)、填料最大粒径等施工控制参数,确定了不同虚铺厚度填料相应的最佳碾压遍数,建议施工控制以沉降率为主。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卫星通信运控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监测运控系统进程及运行进程的节点。提出一种基于CORBA/XML的系统监控框架。该框架基于不同目标簇联合的分层设计,使用基于组播的监听/报告协议监控簇内的状态,在簇间使用一种树状结构联合以整合多个簇状态。实验证明该框架可以实现不同级别用户对不同监控域中节点的监控,保证卫星通信网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