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低、中碳合金钢的中温区内,除板条状铁素体转变外还存在块状铁素体转变。中温块状铁素体的三维形态呈不规则的或等轴的块状,系由较高密度位错的块状亚结构所组成,它可在晶内或晶界形核,非共格长大。在相变时,γ/α间不具有固定的位向关系、惯析面与长大取向。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在块内可出现不同分布方式的碳化物,它们与基体间各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析面。在块内、块间或沿晶界可形成富碳的岛状组织,常温下它是由M或M+A所组成,其中马氏体与母相间有K-S和N-W位向关系。初步认为,中温块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是铁原子短程扩散的γ→α转变与碳原子长程扩散并以富碳岛状组织或碳化物的方式出现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轴向磁化永磁轴承磁力偏小的问题,该文设计了能充分利用磁能、具有更大轴向磁力的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多个永磁环轴承新结构。基于分析磁环气隙磁导及稀土永磁材料特性,结合磁通连续原理和线性叠加原理,用虚位移法对气隙磁能求偏导,得到了该型永磁轴承轴向磁力解析模型。模型表明: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多个永磁环轴承轴向磁力与磁环剩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轴向磁力随磁环的径向宽度、平均直径、磁环数及磁路总磁导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环轴向平均间隙、径向平均间隙增大而减小。在一定轴向尺寸内,单个永磁环磁化方向的长度小,则磁环数增多,轴向磁力增大。经验证,模型计算值和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径向磁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缺乏径向磁力解析数学模型等问题,在分析双磁环气隙磁导的基础上,结合稀土永磁材料特性和磁通连续原理,用虚位移法得出轴向放置轴向磁化的双环永磁轴承径向磁力解析数学模型。模型表明:该型永磁轴承径向磁力与磁环剩磁感应强度的平方成正比;径向磁力近似与磁环的平均直径成正比;磁环径向磁力随磁环径向宽度、轴向长度及磁路总磁导的增大而增大,随磁环相对磁导率及轴向间隙的增大而减小。模型计算值和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4.
光纤网络是配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高速数据传输、远程监控、故障检测以及配电系统的内部通信和集成。因此,通过优化光纤网络来提高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ijkstra算法对分布式系统的光网络资源进行优化,通过深入的图论计算,设计并建立了光纤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光纤网络程序阵列的最优路径算法,选择最短路径绕过故障点,优化延迟路径,平衡网络流量路径资源的利用,提高光纤网络的性能。本文的价值有效性分析证明,光纤网络的最短路径计算可以有效地优化光纤网络资源,降低时延和光纤网络损耗,对节省经济成本、提高系统响应能力和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低中碳合金钢的中温块状铁素体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低、中碳合金钢的中温区内,除板条状铁素体转变外还存在块状铁素体转变。中温块状铁素体的三维形态呈不规则的或等轴的块状,系由较高密度位错的块状亚结构所组成,它可在晶内或晶界形核,非共格长大。在相变时,γ/α间不具有固定的位向关系、惯析面与长大取向。随着形成温度的降低,在块内可出现不同分布方式的碳化物,它们与基体间各具有一定的位向关系和惯析面。在块内、块间或沿晶界可形成富碳的岛状组织,常温下它是由M或M A所组成,其中马氏体与母相间有K-S和N-W位向关系。初步认为,中温块状铁素体组织的形成是铁原子短程扩散的γ→α转变与碳原子长程扩散并以富碳岛状组织或碳化物的方式出现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