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当前,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有架空敷设、地沟敷设和直埋敷设三种。这三种敷设方式虽然各有利弊,但根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这一原则,输送热水为热媒的供热管道,还是采取直埋敷设方式较好。其主要根据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了大幅度地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一些火电厂和一些企业自备电站将凝汽机组改造成热化机组,从而实现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同时,不少城市和电厂正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准备改造或者新建机组,走热化的道路。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探讨热化工程的效益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效益分析,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1 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必要性我省现有运行的地方电厂、企业自备电厂共有109座,燃煤锅炉的总台数为298台,锅炉总容量为 9853t/h。其中煤粉炉、沸腾炉为40台,容量为3855t/h,为总容量的39.13%。而其余的大多数锅炉都是35t/h 以下的链条锅炉和抛煤机链条锅炉,燃烧效率低,锅炉实际效率在70%左右。我省的20座  相似文献   
4.
在直埋供热管道中,由于土壤对管道的热膨胀有较大的约束作用,因此管道上的热应力全部作用在管道的截面上,往往使管道上的焊口、大小头、阀门和离自由端较近的分支管等部位受到较大的应力作用。为了确保直埋供热管道能够安全运行,必须在设计过程中,对这些部位进行强度校核,并以此强度校核的计算结果为依据,采取必要的局部处理。下面我们仅就绥滨县供热工程中所采用的强度核算的计算方法和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不规则网格多面函数技术,通过增加衰减控制,很好地解决不规则网格多面函数等值线在处理降水等值线趋势一直延续的缺陷.算法一般步骤首先是根据散点划分网格,其次是散点插值到计算网格节点,再次是根据指定的等值线值,检索网格的各边节点.按确定的搜索算法连接等值线.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省大部份地方小型火力发电厂基本上都是 N3—24型和21—1.5型机组,由于这两种机组容量小,设备参数低,再加上这些电厂都是自发自供,负荷率低等多种因素,因此,这些电厂的标准煤耗率都高达1000克/度左右,能源利用率约为12.3%,与我国大型火力发电厂相比,标准煤耗率高出了600克左右,每年都给国家浪费了大量的煤炭资源。这些地方小电厂都是位于边境和偏僻地区,国家电网一时还不能延伸进去,怎样提高这些小电厂的能源利用率,为国家节约煤炭资源,就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历史观测数据,分析闸孔过流特征,确定胡家岸引黄水闸属于平底淹没孔流流态。基于水闸上下游水位、闸孔开度、开发孔数、流量系数等,建立过闸流量水力学推算公式。利用历史观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的方法拟合流量系数与闸孔相对开度的关系曲线,建立利用闸孔相对开度计算流量系数的数学公式。最后,通过对实测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板料的冲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冲裁过程中毛刺的形成机理.设置了一系列的模具间隙、模具圆角参数,来分析模具间隙的增大和模具的磨损变化对毛刺形状的影响.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对照,来预测冲裁断面的质量,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9.
精冲模具磨损及对制件棱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精密冲裁的加工过程,选用DEFORM-2D有限元软件建立出其精密冲裁模型,利用Archard磨损理论对冲裁模具的磨损量等进行了预测,并采用简化刃口与磨损刃口两种形式对精密冲裁进行模拟,系统地揭示出模具特征点上的磨损深度值、制件棱边质量的变化,以及不同刃口磨损状态下板料等效应变、静水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对进一步规范模具更换周期,进而优化模具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空区内部漏风是导致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关键因素,设置挡风墙可以有效的减少工作面进风巷向采空区内部的漏风.利用有限元方法对采空区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得出设置挡风墙前后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变化,从而分析挡风墙对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